我国为改善水土流失、洪灾、干旱、泥石流频繁发生的恶劣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性情发展而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

题目
单选题
我国为改善水土流失、洪灾、干旱、泥石流频繁发生的恶劣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性情发展而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
A

三北防护林工程

B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

C

沿海防护林工程

D

平原绿化工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主要是指()。

A.控制或减少污染,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B.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和环境的协调
C.实现施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D.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答案:D
解析:
2020教材P209 / 2019教材P207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第2题:

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 B、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 C、遏制我国水土流失日益加重的趋势

正确答案:B

第3题:

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人工造林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而采取的技术方法称为 ( )。

A、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B、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C、水土保持林体系

D、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正确答案:D

第4题:

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

  • A、发展循环经济
  • B、发展区域经济
  • C、降低环境污染
  •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主要是指( )。

A、控制或减少污染,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B、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和环境的协调
C、实现施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D、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答案:D
解析:
2018版教材P210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第7题:

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A、保护自然资源
  • B、保障人体健康
  • C、保障国家安全

正确答案:B

第8题:

《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答案:对
解析:
《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9题:

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是()

  • A、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B、发挥市场杠杆作用,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 C、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制定的。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