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井下出水点观测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随着矿井巷道掘进或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如果发现有出水现象,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观测并分析出水原因和水源。观测的内容包括出水时间、地点、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水量、水压、标高、出水点围岩及巷道的破坏变形情况等;分析出水原因和水源,必要时应采水样进行化学分析。上述内容必须作出详细的记录,并编制出水点记录卡片和绘制出水点素描图或剖面图及出水点水量变化曲线图。

第2题:

简述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的内容及方法。


正确答案: 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是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地观测工作面出现的地质构造、煤厚、采高、浮煤等情况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时回采的影响。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的方法有观测点式和剖面图式两种,如工作面内地质条件简单和煤层稳定时,一般只要隔一段时间或推进一定距离后,对构造、煤厚、采高、浮煤等情况做点编录。如工作面内地质条件发育和煤层不稳定时,随时随地可进行编录,一般除增加观测点外还应沿工作面煤壁作实测剖面图,以反映地质变化情况。

第3题:

矿井遇突水点时,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应做的工作有()。

A.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

B.观测记录出水层位、岩性、厚度

C.观测记录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

D.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

E.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答案:ABCDE

第4题:

当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是,井巷地质编录宜采用()。

  • A、切面式编录
  • B、断面式编录
  • C、观测点式编录
  • D、剖面式编录

正确答案:C

第5题:

矿区、矿井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当包括()

  • A、气象观测
  • B、地表水观测
  • C、地下水动态观测
  • D、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者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区(井),应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观测网布孔设点前,必须有专门设计。观测点布置地段应选择在()。

  • A、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
  • B、构造破碎带
  • C、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 D、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 E、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对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应作好以下工作:()。

  • A、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出水形式
  • B、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
  • C、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的变化
  • D、分析突水原因
  • E、突水点周围围岩破坏情况等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井下水文地质观测中,突水量为80m3/h的突水点,则该突水点的等级为()。

A.小突水点
B.中等突水点
C.大突水点
D.特大突水点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突水点等级的划分。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1)小突水点:Q≤60m3/h;(2)中等突水点:60m3/h1800m3/h。

第9题:

简述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方法?


正确答案: 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
应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
同时还应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变化等,并分析突水原因。编制成卡片,附平面图和素描图。

第10题:

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主要有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的内容,主要应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
同时,应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主要突水点可作为动态观测点,并要编制卡片,附平面图和素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