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维吾尔族青年因贩卖毒品而被立案侦查。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对其讯问时,该青年只讲维吾尔语而不讲汉语,公安机关只好为他聘请了

题目
问答题
某维吾尔族青年因贩卖毒品而被立案侦查。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对其讯问时,该青年只讲维吾尔语而不讲汉语,公安机关只好为他聘请了一名翻译人员。问:本案中如果该维吾尔族青年申请翻译人员回避,能否准许,有权决定回避的是哪个机关负责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冯某因敲诈勒索而被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该案件的时候——。

A.应当讯问冯某

B. 可以讯问冯某

C. 一般情况下,应当不讯问冯某

D. 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不讯问冯某


正确答案:A

第2题:

张某涉嫌抢劫罪被甲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阶段收集到以下证据,其中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有哪些?


A.侦查人员陈某与李某对张某采用强光持续照射眼睛的方式进行讯问获取了张某的供述,之后,二人再次对张某进行合法讯问,张某作出了与第一次供述相同的供述

B.侦查人员在讯问时威胁张某,称若不如实供述,就将张某逃税漏税的事实向有关机关告发,张某遂作出了承认抢劫的供述

C.侦查人员在凌晨抓获张某后对其连夜审讯至天亮而获得的张某的供述

D.侦查人员对张某非法拘禁,张某因害怕而作出的有罪供述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2017年6月27日"两院三部"颁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属于2018年新増法律法规,本题的考查体现了新増法律法规必有考题的规律。A.选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该刑讯逼供行为影响而作出的与该供述相同的重复性供述,应当一并排除,但下列情形除外:(1)侦查期间,根据控告、举报或者自己发现等,侦查机关确认或者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而更换侦查人员,其他侦查人员再次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的;(2)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审判期间,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供述的。"据此,A选项中张某的两次供述都应当予以排除,A选项正确。B.选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采用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等进行威胁的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应当予以排除。"B选项中虽然采取了威胁的方法,但该威胁未达到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程度,故张某的供述不排除,B选项不正确。C.选项,《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8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除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以外,在规定的办案场所外讯问取得的供述,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取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应当排除。"据此,疲劳审讯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需要指出的是,连夜审讯至天亮要构成疲劳审讯,必须以该犯罪嫌疑人在白天被抓获的为前提。C选项中,犯罪嫌疑人是在凌晨被抓获的,立即讯问并审讯至天亮并不属于疲劳审讯,故C选项不正确。D.选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采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据此,D选项正确。

第3题:

吴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吴某正在怀孕而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在监视居住期间,公安机关可要求其将护照交公安机关保存。()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杨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怀孕而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在监视居住期间,公安机关可对其采取()措施。

  • A、电子监控
  • B、派人与其同吃同住以密切监视
  • C、派人在其家门口站岗监视
  • D、对杨某及其同住的家人一并监视

正确答案:A

第5题:

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

B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

C行政监察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D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A,B,D

第6题:

甲今年15岁,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公安机关在讯问他时,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A、应通知他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B、讯问时应由2名以上的侦查人员进行

C、第一次讯问应于刘某被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

D、刘某应如实陈述


参考答案:BCD

第7题:

吴某,15岁,因涉嫌强奸罪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公安机关在讯问他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B:讯问时应由两名以上的侦查人员进行
C:讯问应于吴某被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
D:吴某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如实回答

答案:A
解析:
【考点】讯问犯罪嫌疑人。详解:《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A应选。《刑事诉讼法》第116条第1款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可见,B不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可见,C不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8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可见,D不选。

第8题:

某蒙古族青年因涉嫌抢劫被立案侦查。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该青年只讲蒙古语而不讲汉语,人民检察院只好为他聘请了一名翻译人员。该青年却以该翻译人员与被害人是同乡为由申请其回避。则有权对该翻译人员的回避问题作出决定的是:( )。

A.本案的主诉检察官

B.检察长

C.检察委员会

D.不能对人民检察院聘请的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正确答案:B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该法第31条规定:“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由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程序比照适用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程序,故对其决定主体应视其在刑事诉讼中执行职务的阶段而定。在侦查阶段,应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应由检察长决定;在审判阶段,应由法院院长决定。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王某,17岁,因涉嫌抢夺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讯问时,应当通知何人到场。

  • A、王某的老师
  • B、王某的祖父
  • C、王某的父亲
  • D、王某的哥哥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