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如辅助坑道以及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独立避难间等

题目
单选题
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如辅助坑道以及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独立避难间等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

A.1.00h

B.1.50h

C.2.00h

D.3.00h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城市隧道建筑防火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隧道内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顶板与隧道分开
B.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C.应急照明应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式,并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0.5s
D.一、二类隧道内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5h,其他隧道不应小于1.0h

答案:C
解析:
应急照明应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式,并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0.3s。

第3题:

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A.1.00

B.2.00

C.3.00

D.4.00


正确答案:C
暂无

第4题:

根据《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下列有关隧道内消防应急设施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排烟设施
  • B、隧道内设置的附属用房应设置防排烟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
  • C、长度大于或等于1000m的相邻双孔隧道间应设置行车横洞和行人横洞
  • D、长度大于1500m二级公路隧道和长度超过1000m其它公路隧道应设置机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

A.3.0h
B.3.5h
C.4.0h
D.5.0h

答案:A
解析:
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人员安全疏散的附属构筑物与隧道连通处宜设置前室或过渡通道,其开口部位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第6题:

(2018真题)某城市交通隧道,封闭段长度为1500m,可通行危险化学品车,该隧道的下列防火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按二级耐火等级确定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B.隧道的消防用房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C.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将隧道内设置的10Kv高压电缆与其它区域分隔
D.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将隧道内设置的可燃气体管道与其他区域分隔

答案:C
解析:
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按一级耐火等级确定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A错误。?



1500m,通行危险化学品车的为二类隧道,一、二类隧道的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B错误。
隧道内严禁设置可燃气体管道,电览槽应与其他管道分开,当设置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防火分隔体分隔。C正确,D错误。

第7题:

下列关于隧道内防火分区划分和防火分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
B.隧道内的变电站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
C.隧道内的专用疏散通道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
D.隧道内的通风机房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12.1.9.隧道内的变电站、管廊、专用疏散通道、通风机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等,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根据12.1.10,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2,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与车道或其他防火分区相通的出口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至少设置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且无人值守的设备用房可设置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A选项错误。P479-485

第8题:

关于隧道建筑结构耐火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隧道衬砌、疏散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内装修材料,除施工缝嵌封材料外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B.用于安全疏散、紧急避难和灭火救援的平行导洞的承重结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隧道主体结构耐火极限要求.

C.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者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者安装防火板等

D.隧道内附属构筑物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楼板与隧道分开


正确答案:D
暂无

第9题:

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关于连通处采用的措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下沉式广场连通时,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2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B.采用防火隔间连通时,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C.采用避难走道连通时,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D.采用防烟楼梯间连通时,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答案:C
解析: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4.12条的规定(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故A错误。
2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4.13条的规定;故B错误。
3避难走道应符合本规范第6.4.14条的规定(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故C正确。
4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故D错误。

第10题:

根据《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隧道内附属用房设有独立的疏散通道的,其隔墙和顶板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 A、1.00h
  • B、2.00h
  • C、3.00h
  • D、4.00h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