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侵染循环是怎样的?

题目
问答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侵染循环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霜霉病

b.晚疫病

c.猝倒病

d.缺素症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为什么低温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发生严重?


正确答案:低温(平均气温16℃左右)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温度决定病害出现的早迟,雨量决定病害的轻重。孢子的形成,萌发(7-13)和侵入(16℃)要求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

第3题: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发生条件是()。

a、高温高湿

b、高温干旱

c、低温高湿

d、低温干旱


参考答案:c

第4题: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是怎样传播的?


正确答案: 春季病菌经雨水、灌溉水、施肥和昆虫(如黄条跳甲、甘蓝蝇、花条蝽象、菜粉蝶等)等传播,从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寄主。此外土壤中残留的病菌还可从幼芽和整个生育期的根毛区侵入,通过维管束向地上部运转;或潜伏在维管束中,成为生长后期和贮藏期腐烂的主要菌源。

第5题:

原物有性世代产生子囊孢子的植物病害有().

  • A、瓜类白粉病
  • B、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 C、梨锈病
  • D、小麦赤霉病
  • E、水稻纹枯病

正确答案:A,D

第6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侵染循环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春芽,也可以菌丝体在植物体内越冬,越冬后形成孢子梗和孢子囊,经传播侵染无病植株。卵孢子和孢子囊主要靠雨水和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到秋末冬初进入越冬。

第7题:

桧柏-梨锈病的侵染循环怎样?


正确答案: 在适应的条件下,从桧柏上飞来的担孢子侵入梨树,一般梨树从展叶开始最易受担孢子侵入,25天以后就不太容易了。秋季,锈孢子到桧柏上危害并过冬,在第二年露出冬孢子角并萌发出担孢子随风飘散,落入梨树新叶新梢危害。

第8题: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在苗期发病,子叶上出现()小斑点,生有()。


参考答案:水渍状,白色霉层

第9题:

黄瓜霜霉病是如何进行初侵染与再侵染的?


正确答案: 产生的孢子囊主要是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孢子囊萌发后,从寄主的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环境适宜时潜育期仅为4~5d,环境不适宜潜育期可延长至8~10d。随后,病斑上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再次侵染,不断扩大蔓延为害。

第10题:

()、()等十字花科杂草都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发病的重要初侵染源。


正确答案:感病的十字花科蔬菜;野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