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关于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后煮的作用是浓缩消化液

B

 在样品分析的同时要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C

 硼酸的用量,以能满足吸收NH3为宜

D

 NaOH的用量,以保证NH4+全部蒸出为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常规的开氏法所测得的土壤全氮不包括()氮、()氮等。


正确答案:硝态;亚硝态

第2题:

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时土壤消化温度一般控制在()范围。

  • A、400-450℃
  • B、360-410℃
  • C、280-380℃
  • D、180-260℃
  • E、200-300℃

正确答案:B

第3题: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的过程中,样品消煮时,开氏瓶受热部位应超过液面,以保持液面的沸腾状态。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量的原理是:样品在()的参与下,用()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与硫酸结合成()。加()蒸馏,蒸馏出来的()用硼酸吸收,以()溶液滴定。


正确答案:加速剂;浓硫酸;氨;硫酸碱;碱;氨;酸标准

第5题:

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时消化温度一般控制在()范围。

  • A、400-450℃
  • B、360-410℃
  • C、280-380℃
  • D、180-260℃

正确答案:B

第6题:

简述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原理。


正确答案: 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利用浓硫酸及少量的混合催化剂,在强热高温下,经过复杂的分解反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加入NaOH碱化,当pH超过10时,NH4+全部变为NH3,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溶液滴定,由酸标准液的消耗量计算出土壤全氮含量。

第7题:

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测定全氮样品必须充分磨细,通过100目筛,这样有机质能够充分的被氧化分解。 
②称样量。一般应使样品中的含氮量为1.0~2.0 mg /g(或g/kg)。
③对于粘性土壤,消煮前加少量水,润湿土样,使土粒和有机质分散,以提高氮的测定效果。 
④硼酸的浓度和用量以能满足吸收NH3为宜。
⑤消煮时,在消化管口插上弯颈小漏斗,起冷凝作用,以减少硫酸的损失。
⑥控制消煮时的温度。消煮时,加热的部位不超过液面,先小火加热,后加强火力,保持消煮液微沸(起减少硫酸损失的作用),硫酸蒸汽在瓶颈上部1/3处冷凝回流为宜。 
⑦待消煮液无色或清亮色后,需要再继续煮5~10min。
⑧在半微量蒸馏法中,冷凝管的管口不必插入硼酸溶液中,这样可以防止倒吸,简化洗涤手续。但是,在常量蒸馏法中,由于含氮量较高,冷凝管必须插入到硼酸吸收液中,以免氮的损失。
⑨此法测得的全氮量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方法为:在样品消煮前,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的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

第8题:

根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53-1987),在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及亚硝态氮的全氮时,样品消煮前加入了什么试剂?各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先加入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成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第9题:

简述开氏法测定煤中氮的原理。


正确答案:煤中氮的测定一般采用开氏法。此法原理基于煤样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浓硫酸硝化,其中氮和硫酸作用生成硫酸氢铵,在碱性下通以蒸汽加热赶出氨气,被硼酸(或硫酸标准溶液)吸收,最后用硫酸标准溶液(或标准碱溶液)滴定,根据消耗标准溶液量计算出氮的含量。

第10题:

光度法测定土壤和城市生活垃圾中全氮时,消解所用的器皿为()

  • A、索氏提取器
  • B、全玻蒸馏器
  • C、开氏定氮装置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