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来提高作物的生产潜力?

题目
问答题
怎样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来提高作物的生产潜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以采用平菇的栽培技术来栽培榆黄菇,但榆黄菇出菇温度略高。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影响作物品种形成的因素:包括()、()、()和作物病虫害,其中环境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大气污染;作物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质量、施肥、灌溉、收获。


正确答案:作物遗传因素、环境生态因子、作物栽培技术

第3题:

比空栽培技术模式,可在空垄中()或()矮棵早熟马铃薯、甘蓝、豆角等农作物。


正确答案:套种;间种

第4题:

怎样掌握养鱼稻田的水稻栽培技术?


正确答案: 养鱼稻田的水稻栽培技术如下:(1)水稻品种的选择:所选用的水稻品种要求:茎杆坚硬,耐肥力强,不易倒伏;病虫害少,抗病力强;株型良好,穗大粒多;以粳稻为主,杂交粳稻、普通杂交稻也可以。
(2)水稻育秧:①肥床准备。选择适宜的田块,施有机肥并进行多次翻耕。播种前1周,施尿素、磷肥和氯化钾,浅耕翻地熟化土壤,为培养秧苗作好准备。②适时播种。通常在5月上旬、“立夏”前后播种。播种前,用呋喃丹兑水喷洒,防止地下害虫侵蚀。秧龄通常35~40天。③强化管理。播种后,先在秧田田面上铺一层麦杆,再用塑料薄膜平盖封紧,增温促苗。如中午温度过高,在秧床上加盖草帘,使薄膜内温度保持在35℃以下。秧苗长齐后,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上午,开薄膜,喷洒1次透水。其后观察秧苗生长情况,不发生卷叶,一般不再浇水。秧苗长至二叶一蕊时,追施尿素,促进秧苗生长,育成壮秧。④防病治虫。播种前,用浸种灵浸泡稻种,消灭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在一代二化螟虫卵孵化高峰期,再用药彻底杀虫一代二化螟。
(3)秧苗栽插与生长管理:①稻田耕作。冬闲田或熟沤田要冬耕和春耕、春耖,施足基肥,耙平,6月上旬移栽秧苗。三麦、油菜等前茬作物田,要在5月下旬全部收割完。施有机肥或饼肥,然后上水翻耕,平田整地。秧苗栽插前,再施尿素、磷肥,增加土壤肥力,6月10日前后,栽插秧苗。②栽插密度。采取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浅水栽插的方法。常规粳稻行距25~27cm,杂交粳稻27~30cm,株距均为13~15cm。每667m2稻田净面积栽插1.8万~2.0万穴,每穴5~6棵秧苗,基本苗保证在2万株左右,确保水稻产量在500kg以上。③肥料使用。水稻栽插前,施足基肥,可以是有机肥,也可以是饼肥。追肥以尿素为主,主要掌握在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以及增穗壮粒期施用,促进水稻生长。④科学使用农药。养鱼稻田的水稻一般病较少,但仍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卷叶螟、三化螟等病害,尽量做到少打或不打农药。

第5题:

果树生产和蔬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实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栽培技术有:控制N肥量,多施有机肥,增施P、K肥,实施节水灌溉或完全旱作,栽植密度应适度,不能过密,枝叶量不能太多,保证光照好,采收及时等;植物保护,也很重要。

第6题:

引种驯化栽培技术措施中的光照处理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对于从南向北引种的植物,在苗期遮去早、晚光,进行8~10小时短日照处理,可使植物提前形成顶芽,缩短生长期,增强越冬抗寒能力。而对从北向南引种的植物,可采用长日照处理以延长植物生长期,从而提高生长量,增强越夏抗热能力。

第7题:

影响土地经济生产潜力的人工控制不包括()

  • A、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 B、作物栽培技术和化肥、农药、有机肥等物质投入。
  • C、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合。
  • D、田间经营管理的人数。

正确答案:D

第8题:

以当地作物为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地膜的选择:分普通地透明地膜和有色地膜。整地作畦:畦高在北方以10-15cm为好,畦宽据作物薄膜宽度而定,一般70cm地膜覆盖宽度为30-35厘米,高畦90-100厘米宽地膜覆盖畦面宽55-65厘米。施足基肥。播种与覆盖:有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打孔播种两种方式。田间管理:其环节有检查覆膜质量,及时放苗出膜,疏苗地苗,灌水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第9题:

作物栽培的任务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遗传潜力得以最大表达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应怎样进行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 要坚持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化肥。大量施用化肥和不采用配方施肥是造成马铃薯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多施有机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马铃薯品质。一般亩施腐熟土粪3000kg以上,配合有机肥,亩施过磷酸钙50~60kg,尿素15~20kg(一般留下10kg左右的尿素作追肥),硫酸钾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