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范围的界限大概是波长为()nm。

题目
填空题
可见光范围的界限大概是波长为()n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见光的光谱分布波长范围为380~780nm。()


答案:对
解析:
可见光又可分为:红光(640~780nm)、橙光(595~640nm)、黄光(565~595nm)、绿光(492~565nm)、青光(455~492nm)、蓝光(424~455nm)和紫光(380~424nm)。

第2题: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 380~ 780nm
B.180~ 580nm
C.1000nm~ 4000nm
D.16~ 20000nm

答案:A
解析:
可见光的频率范围是3.8x1014,换算成波长是380~ 780nm。从长波到短波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第3题: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780nm-380nm

B.380nm-210nm

C.900nm-780nm

D.900nm-210nm


参考答案:A

第4题: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80nm至780nm。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nm。光纤通信所用的光波长范围在()nm的近红外区。


正确答案:390—760nm;800-1600nm

第6题:

下列波长范围的可见光为( )。

A.640-780nm
B.565-595nm
C.492-565nm
D.250-380nm

答案:A,B,C
解析:
可见光的波长为380-780nm。

第7题: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0-760nm。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 米)到780 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 般来说,700 nm为红色;580 nm为黄色,510 nm为绿色,470 nm为蓝色,400 nm为紫色,这 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命题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 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在这里,客体即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出发点。没 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 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 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 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和猜想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 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 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 “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 映。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不 仅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认识论中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不同的波长范围内人对颜色的感知的不同来考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
(3)主体,客体的反映属于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它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 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和猜想等,因此不仅能对 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
【标准答案】C

第9题: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600nm。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可见光的波长是()nm至()nm。


正确答案:38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