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对养殖鱼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WT对养殖鱼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影响养殖鱼类的性腺发育并决定产卵的开始时间;影响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影响养殖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鱼类养殖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维持鱼类群体健康,即让鱼类良好的摄食和生长、各种功能保持正常。

第2题:

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原生动物病原主要有()、()、()等三类,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吸虫类病原有()、()两类。


正确答案:鞭毛虫;纤毛虫;孢子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

第3题:

鲤鱼、草鱼、鲢鱼和鲳鱼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主要品种。(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氧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低氧对鱼类生长是很不利的。日本叶氏用含氧量2.1—7.2毫克/升的水(22℃)进行饲养鲤鱼的试验表明,鲤鱼的生长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在含氧量4.1毫克/升以下时均急剧下降,水中含氧在4.1毫克/升以上,饲料利用率才保持平衡,生长和摄食量的突变点为2.1毫克/升氧,而且摄食和生长髓含氧量升高而加快。鱼池中过饱和氧一般对鱼类没有什么危害,但饱和度很高有时会引起鱼类发生气泡病。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严重时窒息死亡,水中溶氧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池塘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改善池塘溶氧条件,特别是底层水的溶氧条件,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消除或减少有机酸和氨等有害的中间产物,改良水质,加强池塘物质循环强度,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饵料生物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养鱼生产中,应十分重视池塘的氧气条件,改善溶氧状况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5题:

评价一种鱼类作为养殖对象品质高低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评价一种鱼类作为养殖对象品质高低的主要标准是:
1、食品价值,
①肉味,
②肉的发热量或蛋白质含量,
③鱼类可食部分的比值,
④鱼体大小;
2、生产性能,
①生长速度,
②是否耐密养,是否可以混养,
③食性、食物链和饵料转化率,
3、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
4、苗种的来源。

第6题:

WT对养殖鱼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影响养殖鱼类的性腺发育并决定产卵的开始时间;影响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影响养殖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7题:

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原生动物病原主要有()、()和()等三类,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吸虫类病原有()和()两类。


正确答案:鞭毛虫、纤毛虫和孢子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

第8题:

水产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

A.营养物的排放

B.化学药物

C.养殖鱼类的逃逸

D.红树林的破坏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水温对养殖鱼类的影响?


正确答案: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水温还会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各种鱼类均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鱼的代谢加强摄食增加,生长也加快。

第10题:

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水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从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分解而产生。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氧相反,是白天少而夜间多。在一般情况下,鱼池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应超过20毫克/升,过多的二氧化碳对鱼有毒害作用。二氧化碳超过90毫克/升时,鱼呼吸困难,超过200毫克/升时,鱼便昏迷而死亡。一般在自然情况下,池塘中的二氧化碳不易达到使鱼类麻痹致死的浓度,只有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麻痹作用才表现明显。冬季结冰后,水中的二氧化碳不易逸出,同时逐渐增多,而氧气的含量又逐渐低少,所以冬季容易出现因CO2含量过高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水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是在水中缺氧和水质被极度污染。由于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硫化氧,或者是从含有硫酸盐的水中,由于还原细菌的活动,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再与二氧化碳及水作用而产生。硫化氢对鱼类有毒害作用,它可与血红素中的铁化合,使血红素失去携氧能力,造成鱼体组织缺氧。另外,1毫克硫化氢要消耗1.4毫克氧气,因而硫化氢可导致水中氧气剧烈减少。在鱼池中,硫化氢是不经常产生的。溶氧充足的鱼池,硫化氢的浓度不应超过1毫克/升,在越冬池中不应超过0.7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