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种子休眠的主要类型及催芽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种子休眠的主要类型及催芽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林木种子休眠的类型及解除休眠的途径。


正确答案:(1)强迫休眠对于静止状态的种子,条件满足时,就能很快发芽。(2)初生外源休眠① 初生外源休眠 主要是种皮或果皮水性透差或不透水引起的休眠,种皮阻碍气体交换或氧气渗透率低引起的休眠,种皮的机械阻碍引起的休眠和胚乳的机械阻碍等引起的休眠。可以通过擦破种皮,高温浸种,冰冻处理,酸、碱、盐类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破除休眠。由胚乳机械障碍引起的外源物理休眠需要低温层级破除。② 外源化学休眠 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积累或残留在果实或种子被覆物中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休眠。(3)初生内源休眠① 内源形态休眠 内源形态休眠指胚发育不足或胚器官发育不完善引起的休眠。这类种子多数需要在温暖或低温结合较高的湿度中完成其形态后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器官分化或物质转化。② 内源生理休眠 内源生理休眠指因为胚生理抑制因素导致的休眠。可以分为浅性生理休眠、中度生理休眠和深度生理休眠3种程度的休眠。浅性生理休眠的种子可分为光休眠和干藏后熟2类。光休眠的种子短期低温层积催芽即可解除休眠。干藏后熟的种子在采后经1到6个月的干藏,即可解除休眠。中度和深度生理休眠的种子需要1到3个月低温层积催芽才能解除休眠。(4)初生综合休眠① 形态生理休眠 形态生理休眠又称为双休眠,指胚形态发育不全,同时具有生理休眠的类型,可分为简单形态生理休眠和上胚轴休眠2种。简单形态生理休眠的种子要求先暖温(>15℃)后冷温(1~10℃)的条件下,先促进胚的发育,再解除生理休眠。上胚轴生理休眠的种子胚根和上胚轴都有休眠,但二者解除休眠的的条件不同。有2种亚型:1:在1至3个月的暖温阶段,种子萌发,胚根和下胚轴生长;之后需要1至3个月的低温阶段,促进上胚轴生长。2:胚根和上胚轴都要求低温条件解除休眠,但是解除休眠的时间不同。要求先有一个低温阶段解除胚根休眠,之后是一个暖温阶段促使胚根生长;然后第二个冷处理使上胚轴的休眠解除。② 内外源休眠要求先解除外源物理休眠,之后给予解除内源生理休眠的条件。

第2题:

简述种子休眠类型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种子休眠是指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芽困难的现象。
根据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可分:
强迫休眠:是由于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各种基本条件如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气而造成的休眠。一旦有了这些条件,很快就能发芽。如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桦木等都属于此类型。
生理休眠:又叫长期休眠。长期休眠的种子,即使给予了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能萌发,还要求特殊的预处理。如红松、银杏、圆柏、白皮松、山楂、刺槐、元宝枫、核桃、冬青、花椒、山丁子、女贞等。造成生理休眠比较复杂,主要有:种皮的机械障碍,种子含萌发制物和生理后熟等原因。

第3题:

用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并使种子露出胚根的处理,称为( )。

A、净种

B、催芽

C、种子萌发

D、藏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种子催芽的种类与方法。


正确答案: (1)层积催芽包括室外低温层积催芽;混雪埋藏层积催芽;室内低温层积催芽;室外变温层积催芽;室内变温层积催芽;室内高温快速催芽。(2)无基质催芽(3)水浸催芽(4)药剂浸种催芽(5)物理方法催芽。

第5题:

简述种子休眠的主要类型及催芽方法。


正确答案: (1)种子休眠的主要类型强迫休眠:是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若能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种子就能很快萌发。这种处于被迫情况下的种子休眠,或叫浅休眠。如杨、榆、桑、栎类、油松等种子。
生理休眠:另一种是种子成熟后,即使有了适宜发芽的条件,也不能很快萌发或发芽很少,这种情况称为生理休眠,或称深休眠。如红松、白皮松、杜松、椴树等种子。
(2)催芽方法浸种催芽;层积催芽;药剂催芽

第6题:

低温层积催芽能促使种子发芽,其主要原理是是什么?并简述层积催芽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原理:低温层积催芽是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理是种子在低温(0~5℃)处理的环境中,种子内部的脱落酸等萌发抑制物质的含量显著减少,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大大减弱,从而打破种子的休眠。在低温层积处理的条件下,还能促进产生刺激生长的赤霉素,赤霉素能解除抑制物质的抑制作用,促进种子发芽,还能增加苗木的生长量,因此经催芽的种子发芽率高,苗木生长好。在低温层积催芽过程中,种子有了适宜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气,恢复了细胞间的原生质联系,增加了原生质的膨胀性与渗透性,提高了水解酶的活动,将复杂的化合物转为简单的可溶性化合物,促进物质代谢作用,并使种皮软化产生萌芽能力。另外一些后熟的种子如银杏等树种,在层积的过程中胚明显长大,经过一段时间,胚长到应有的长度,完成了后熟过程,种子即可萌发。
2.方法:处理种子多时可在室外挖坑。一般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坑的宽度以1m为好,不要太宽。长度随种子的多少而定,深度一般应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层以下,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坑底铺一些鹅卵石或碎石,其上铺10cm的湿河沙或直接铺10~20cm的湿河沙,干种子要浸种、消毒,然后将种子与沙子按1:3的比例混合放入坑内,或者一层种子,一层沙子放入坑内(注意沙子的湿度要合适),当沙与种子的混合物放至距坑沿20cm左右时为止。然后盖上湿沙,最后用土培成屋脊形,坑的两侧各挖一条排水沟。在坑中央直通到种子底层放一小捆秸秆或下部带通气孔的竹制或木制通气管,以流通空气。如果种子多,种坑很长,可隔一定距离放一个通气管,以便检查种子坑的温度。

第7题:

种子催芽方法,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有水浸催芽、变温催芽、()、雪藏催芽、化学药剂催芽和物理方法催芽。

  • A、层积催芽
  • B、超声波处理
  • C、微充处理

正确答案:A

第8题:

催芽是用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并使种子露出胚根的处理,主要方法有()、()、()、()或其他物理或化学方法。


参考答案: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

第9题:

简述进行层积催芽的方法以及说明低温层积催芽的原理。


正确答案: 1.一般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坑的宽度以1m为好,不要太宽。长度随种子的多少而定,深度一般应在底下水位以上、冻层以下,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坑底铺一些鹅卵石或碎石,其上铺10cm的湿河沙,干种子要浸种、消毒,然后将种子与沙子按1:3的比例混合放入坑内,或者一层种子,一层沙子放入坑内(注意沙子 的湿度要合适),当沙与种子的混合物放至距坑沿20cm左右时为止。然后盖上湿沙,最后用土培成屋脊形,坑的两侧各挖一条排水沟。在坑中央直通到种子底层放一小捆秸秆或下部带通气孔的竹制或木制通气管,以流通空气。如果种子多,种坑很长,可隔一定距离放一个通气管,以便检查种子坑的温度。
2.原理:低温层积催芽是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理是种子在低温(0-5度)处理的环境中,种子内部的脱落酸等萌发抑制物质的含量显著减少,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大大减弱,从而打破种子的休眠。

第10题:

简述种子休眠和催芽在林业生产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 种子成熟后便进入休眠状态,这是种子适应不良环境的自我保护措施,但却给苗木生产带来麻烦。因为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播种后不能马上发芽,即使发芽幼苗出土后也不整齐,严重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催芽,是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整齐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