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施用复混肥料

题目
问答题
如何合理施用复混肥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应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施用复合肥料?


参考答案:1因土施用。2因植物施用。3因养分形态使用。4以基肥为主的施用。5掌握合理的用量。

第2题:

如何鉴别复混肥的优劣?


正确答案: 一看:优质复混肥颗粒一致,无大硬块,粉末较少。可见红色细小钾肥颗粒,或白色尿素颗粒。含氮量较高的复混肥,存放一段时间肥粒表面可见许多附着的白色微细晶体;劣质复混肥没有这些现象。
二搓:用手搓揉复混肥,手上留有一层灰白粉末,并有粘着感的为优质复混肥。破其颗粒,可见细小白色晶体的也是优质的。劣质复混肥多为灰黑色粉末,无粘着感,颗粒内无白色结晶。
三烧:取少许复混肥置于铁皮上放在明火中灼烧,有氨臭味说明含氮,出现紫色火焰表示含钾。氨味愈浓,紫色火焰越长的是优质复混肥。反之,为劣质品。
四溶:优质复混肥在水中会溶解,即使有少量沉淀,也较细小。劣质复混肥粗糙而坚硬,难溶于水。
五闻:复混肥料一般来说无异味(有机无机复混肥除外),如果具有异味,说明含有碳铵或有毒物质三氯乙醛(酸)等。

第3题:

如何合理施用钾肥?


正确答案:高效施用钾肥必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土壤供钾能力;作物种类;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施用方法。

第4题:

复(混)合肥料的合理施用技术()

  • A、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
  • B、根据植物特性合理施用
  • C、根据复(混)合肥料的养分形态合理施用
  • D、以基肥为主合理施用
  • E、以单元肥料配合施用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以下关于复合肥料的施用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
  • B、根据复混肥料的养分形态合理施用
  • C、以基肥为主合理施用
  • D、养分齐全,单独施用

正确答案:D

第6题:

如何合理施用复混肥料


正确答案: 做到合理施肥应考到以下几点
(1)含各种养分的形态,如氮素有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磷素有水溶性和枸溶性;钾素有不同的化合物,含硫基,还是氯基,若含有添加其他成分的,也应该注意。
(2)土壤中所含养分的丰缺状况,如我国南方土壤以缺钾为主,适宜施用高氮高钾低磷的三元复混肥。
(3)作物类型,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特性与人类对所栽种作物在产量和品质上的需求来选择肥料品种。
(4)作物轮作方式、茬口安排和施肥习惯,如南方水稻轮作中,磷肥效果是早稻好于晚稻。
(5)施用量、时期和位置,复混肥料通常做基肥施用,再配以适量单质氮肥为追肥。

第7题:

根据普钙在土壤是的转化特点,说明如何合理施用。


正确答案: 普钙非常容易被土壤固定,高效施用应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但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固定。具体措施包括:集中施用、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制成颗粒磷肥,分层施用,根外追肥。

第8题: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北方果树在冬季的用肥量并不大
你要问全国范围,那肯定是南方的用肥量比北方大的多,在福建、两广、海南等地,冬季一样可以种植各种作物,用肥量和夏季一样多。
如果在北方,还是大棚蔬菜用的化肥最多,因为大棚菜种植密集、生长期短,对化肥的需求量要比果树大多了。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王玉堂)

第9题:

果树、西瓜等经济植物,以追求品质为主,施用()可降低果品酸度,提高甜度。

  • A、氮磷复混肥料
  • 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
  • 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
  • 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复混肥料有哪些类型?如何经济施用复混肥料?


正确答案: (1)按制造方法可分为: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
其中复合肥料按加工方式可分为:混成肥料、掺和肥料;按元素种类可分为:磷酸铵系和硝酸磷肥系两类
按元素种类可分为:二元、三元、多元复混肥料。
(2)1、按照作物类型2、根据土壤特点(①根据水田或旱地选用复混肥料②根据土壤酸碱性选用复混肥料③根据土壤养分供应水平选用复混肥料)3、依据复混肥料自身的使用时期和方法施用(原则上以作为基肥和种肥为好,施肥方式:条施、穴施、全耕层深施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