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柑橘黄龙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柑橘黄龙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以开花期症状最明显。早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叶片边缘产生波纹状不规则病斑,初期水浸状,黄色,与叶脉平行,贯穿全叶,宽1~10mm,严重时病叶萎蔫死亡。生长后期,叶片产生许多小病斑,结合成大块,火烧状干枯死亡。髓部有空腔,导管被黄色黏液阻塞,萎蔫植株的下部切口有黄色细菌溢脓。果穗的菌脓可通过内层包叶的气孔渗出,籽粒表面沾满细菌菌脓,病籽粒变形、皱缩和变色。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种植检验:种子长出的植株有明显的症状。
3、分离培养基:采用伊凡诺夫选择培养基,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4、噬菌体检验法:用转化性噬菌体,如ZP6、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1.禁止从国外疫区进口玉米种子。
2.种子处理:
(1)微波炉70℃处理10min,效果很好。
(2)环氧乙烷熏蒸。
(3)恒温处理:50℃下处理4d,消灭种子内部细菌效果显著,不影响发芽。
(4)抗菌素温浸法。
3.防治传播媒介昆虫。
4.种植抗病品种。

第2题:

试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在国外的分布状况:
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植物细菌病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于西北欧,中欧、地中海、东南欧及大洋州和亚洲也有分布,大约40多个国家。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症状观察:梨火疫病的症状很典型,是鉴定的重要方法
(3)分离培养: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进行。MS培养基 菌落为红橙色,
背景为兰绿色。 CG培养基 在29℃培养48小时后形成典型的火山口状菌落。
(4)致病性实验:可用梨片或梨嫩枝测定,亦可用烟草过敏反映检查。
(5)血清学检验:免疫荧光、ELISA、ODD和凝集实验。
(6)分子生物学方法:核酸探针和PCR技术。
检疫和防治:
(1)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蔷薇科仁果类果树树苗。
(2).剪除病梢病枝。
(3)药剂防治:120mg/kg链霉素喷雾,或花期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4)种植抗病品种。

第3题:

简述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
2.症状:体表充血,鳃、肝、肾贫血,肛门红肿,腹水,烂鳃、竖鳞,肠胀。
3.流行情况:在我国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季节最长、损失最重;主要危害鲫、鲤、青、草、鲢、鳙、鲮等;流行季节3~11月份,水温9~36℃。5~9月份,水温28℃为发病高峰期。
4.防治方法:
(1)预防:除淤、消毒;
(2)治疗:氟哌酸、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

第4题:

柑橘黄龙病属于细菌病害。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中国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A.清池
B.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
C.放养密度要合理
D.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E.饵料要质优量适
F.鱼虾混养
g.添加光合细菌

第6题:

榆树炭疽病的症状病原和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症状:叶上有褪绿小斑,后呈近圆形淡黄色或黄褐色病斑,扩大后边缘不规则。病斑上有黑色隆起小点,呈轮状排列。引起病叶早落。
病原:榆大原氏日规壳属。
防治措施:在生长期喷药保护;入冬前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第7题: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是()。


正确答案:柑桔木虱

第8题:

简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
光滑的树皮上产生水泡型溃疡,粗糙的树皮上产生水渍状病斑,后期失水下降,病健交界明显。后期下陷的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生长季节末产生有性子实体。
病原:
有性阶段:茶藨子葡萄座腔菌;无性阶段:小穴壳属bothiorella。
发生发展规律:
1.陕西每年两个高峰,5-6月,9-10月;2.具有潜伏生长现象;3.与品种,树势树皮含水量有关。
防治:
1.选育抗病品种(白杨和黑杨杂交);2干旱,冻害的预防。

第9题:

简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国外的分布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25000→1500株
南部Poachimstal损失94%/4年
英国:12000棵发病树(1966.4.1-11.5)
荷兰:寻子-200万棵,火棘-13000棵
红果树-8700棵,花楸-4500棵
德国:梨树-18000棵
症状表现特点
花腐病原直接侵染开放的花引起花腐(早春)。
溃疡溃疡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在春季重新造成侵染的结果。
枝枯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
果腐梨火疫病可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实的腐烂,果实表面通常有菌脓或菌束。
病原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欧文氏菌Erwinia
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1.产地检验-田间检查与观察
2.症状检验-与梨梢枯病(不为害大枝和茎干,病部无细菌溢)区别。
3.选择性培养基检验
⑴MS培养基-菌落中心橙黄色,边缘光滑透明
⑵CG培养基-火山口特征(29℃48h)⑶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27℃2-3d培养,3-7mm菌落半球形凸起,橘红色(中-蛋黄,边-光滑)
4.幼梨切片接种-乳白色高度隆起的球状菌脓。
5.过敏性枯斑反应-石楠、烟草和蚕豆叶片-坏死反应。
6.血清学检验
⑴常规血清学方法-免疫荧光、ELISA、ODD等。
⑵免疫分离法检测技术-利用抗血清特异性吸附目标菌。
7.核酸探针技术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32P标记—102-105个菌体
PCR技术—50个菌体细胞
PCR-斑点印迹+反印迹杂交—20个菌体
已被列为中国的检疫性病害,目前国内尚未发生。该病害能借助于多种途径迅速蔓延扩展,且易传染,难以控制,所以很难防治,应加强对该病的检疫

第10题:

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分类地位?


正确答案: 特点: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分类地位: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此外,黄色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