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协调?

题目
问答题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协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是相互依赖的,又是相互矛盾的。
(1)相互依赖关系:能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使农业能够长期提供丰足的农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使农业经营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且促使技术升级换代;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才能够保证持续的高产出和高经济回报。
(2)相互矛盾关系:片面追求社会效益可能导致不惜成本和不
顾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像20世纪60年代那样的大规模毁林开梯田和围湖造田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同样可能忽视社会的基本需求,一窝蜂投入预期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从而导致日常需求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且只要有经济效益就会置生态环境于不顾,造成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污染、养殖污水横流等现象;片面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可能忽视人们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和希望富裕的追求,最终还是改善不了生态环境。
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充分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特点,趋利避害,进行合理的农业布局。资源与环境又受农业生产的影响,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必然能够协调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全面体现农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该了解一些最基本的资源经济规律(如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等)及其可能的生态后果,可以更自觉地采用相应的经济措施或其他措施,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更好地统一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发展旅游业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突出地方特色,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 ( )


正确答案:√

第2题:

如何正确认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答案:效益是某种活动所要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是效果和利益的总称。它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类,其中经济效益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社会效益则是在经济效益之外的对社会生活有益的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追求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更加直接些,显而易见,可以运用若干经济指标来计算,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

第3题:

投资效益是指投资活动所得的成果与所占用或耗用的投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包括( )

A.财务效益

B.国民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生态效益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我国《旅游法》第4条规定,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相统一的原则。

A.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B.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C.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案:B
解析:
我国《旅游法》第4条规定,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5题:

效益包括()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生态效益

D、环境效益


答案:ABCD

第6题:

生态文化坚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有机结合,并不关注经济效益,也与经济效益没有关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如何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


参考答案: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其中经济效益处于核心地位。
(2)经济效益提高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就会随之增强。
(3)生态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的前提和基础。

第8题:

循环物流的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按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更多地体现()。

A.经济效益
B.生态效益
C.综合效益
D.社会效益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旅游法》规定,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

A.相一致
B.相统一
C.相协调
D.相平衡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