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制备固体培养基时所使用的凝固物质不包括

A、琼脂

B、明胶

C、卵清蛋白

D、血清

E、淀粉


参考答案:E

第2题:

制备固体培养基时所用凝固物质不包括()

  • A、琼脂
  • B、明胶
  • C、卵清蛋白
  • D、血清
  • E、淀粉

正确答案:E

第3题:

简述常用的固体分散物制备方法。


参考答案: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常用的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研磨法等。

第4题: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如下:
(1)调配成分按培养基组成准确称取各成分用量,加一定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混合:
(2)溶解将调配好的混合物经沸水浴使其完全溶解。
(3)将pH调至适宜值,一般是7.2~7.6。
(4)滤过澄清自配的培养基通常有一些混浊或沉淀,需滤过澄清后方可使用。
(5)分装按制备目的将培养基分装于不同的容器内,如试管、三角瓶等。
(6)灭菌根据培养基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温度及方法进行灭菌。由耐热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常以103.43kPa灭菌15~20分钟;含糖培养基以68.95kPa灭菌lO~15分钟;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需用血清凝固器灭菌。
(7)质量检验培养基制备后需进行无菌试验和效果试验以检查是否合格。
(8)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注明名称、制作日期,存放在冷暗处或4℃冰箱里。

第5题:

如何减少或消除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气泡,尤其是胆盐乳糖培养基?


正确答案: 灭菌时将冷空气排除干净;将装有胆盐乳糖培养基的试管在培养基不接触试管塞的前提下倾斜,直至杜氏导管中的气泡排除.

第6题:

制备固体培养基最常用的凝固物质是

A、琼脂

B、明胶

C、卵清蛋白

D、血清

E、脂肪


参考答案:A

第7题:

简述固体分散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制备关键及适应的药物或载体材料。


正确答案: (1)熔融法:将药物与载体混匀,加热熔融后迅速冷却成固体。本法的关键是应由高温迅速冷却,使多个胶态晶核迅速形成,得到高度分散的药物,而不是析出粗晶。该法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载体。多用熔点低、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载体材料,如PEG类、枸橼酸、糖类等。也可将熔融物滴入冷凝液中使之迅速收缩、凝固成丸,这样制成的固体分散体俗称滴丸。
(2)溶剂法:又称共沉淀法或共蒸发法。药物与载体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去溶剂后得到药物在载体中混合而成的共沉淀固体分散体,经干燥即得。本法的关键是有机溶剂的选择。固体分散体内存在少量未除尽的溶剂时,易引起药物的重结晶而降低主药的分散度。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氯仿、无水乙醇、乙醇、丙酮等。该法适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可选用能溶于水、有机溶剂及熔点高、对热不稳定的载体材料,如PVP类、甘露糖、半乳糖、胆酸类等。
(3)溶剂-熔融法:凡适用于熔融法的载体材料皆可采用。将药物先溶于少量有机溶剂中,再与熔化了的载体均匀混合,蒸去有机溶剂,冷却固化后即得。本法的制备关键是骤冷及有机溶剂的选择。毒性很小的有机溶剂也可不蒸去,但一般不得超过10%,否则难以形成脆而易碎的固体分散体。本法可用于液态药物或剂量小于50mg的固体药物。

第8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制备过程中需调pH

B、根据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点,可将菌落分为S型、R型、M型三型

C、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出现混浊生长、沉淀生长和菌膜生长三种状态

D、挑取一个菌落接种到另一培养基中培养称为纯培养

E、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3%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


正确答案:E

第9题:

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称量(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需要使用凝固剂,如琼脂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第10题:

简述固体分散物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1)熔融法;(2)溶剂法;(3)溶剂-熔融法;(4)研磨法;(5)液相中溶剂扩散法;(6)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