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历史的沿革过程。

题目
问答题
论述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历史的沿革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实现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路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1)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
(2)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
(3)畅通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渠道
(4)推进农村社区法制建设
(5)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6)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创新发展
(7)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
(8)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

第2题:

机要通信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沿革过程,最早称为“()”。
党内交通

第3题:

根据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传统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第4题:

我国社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论述完善我国社区教育管理的途径。


正确答案: 1、社区教育模糊
2、社区教育管理方式不恰当
3、社区教育投入不足
途径:
1、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2、规范社区教育管理
3、进行社区教育创新,不断拓宽社区教育领域

第5题: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在1958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中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


参考答案: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8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1958—1983年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84年后,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新体制开始重建。1982年(宪法)提出废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明确了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并规定乡以下要实行村民自治。这为农村管理体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部门执行宪法的规定,建立乡政府,实行政社分开。在这一时期,以乡政村治为特点的新乡村管理体制初步确立起来。乡村管理体制:在乡镇行政体制下实行村民自治制度。1987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并于1988年6月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试行否定了国家政权与乡村组织特别是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将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转变成为国家政权对基层自治组织的指导关系;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则改变了自上而下任命村干部的做法;村民会议对村务的最高决策功能体现了直接民主原则,保障了全体村民的利益。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期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建章立制等村民自治活动。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指导被指导关系,并对村民自治过程中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进行了规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否定了在云南等地所实行的农村划区管理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基层农村管理,正式确定起乡村管理的新型体制。对新时期重建的乡村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可见,这一体制有两个最突出特征:一是在乡镇成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组织的同时,其下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是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法定关系界定为指导与协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村民自治制度: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第7题:

论述社会转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是在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居民委员会辖区这种特定法定社区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1)社区概念的出现。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处于城市基层的街居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这种变革提出了社区服务,由此,“社区”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城市基层工作,并将其定位于居民委员会层次上。
2)社区建设的形成和发育。
A、背景:社区服务的开展带动了多项社区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得各种社区工作的范围远远超出社区服务的范畴,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提出:1991年,受国外“社区发展”基本理念的启迪及中国社区服务拓展的实际需求,有关理论研究者和民政部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和思路,以顺利开展社区工作。
C、发展:“社区建设”的思路提出后,民政部进行了试点。1998年,政府认可了社区建设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2000年,政府发文对社区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标志着我为城市社区建设开始大力推进。
3)社区的形成和发育。它是跟社区建设的开展同步的。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已经有所拓展。

第8题:

简述我国婚姻成立的历史沿革?


参考答案:

聘娶婚是在我国通行了几千年的主要婚姻形式。聘娶婚指男方以向女方家庭交付聘金、彩礼作为结婚条件的婚姻形式。尽管历经各个朝代,程序会有繁简的变通,但聘娶婚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始终不变,其本质上仍是一种变相的买卖婚姻。聘娶婚始于伏羲,而大备于周,西周始创的“六礼”规定了完备的结婚程序,到了汉、唐还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


第9题:

论述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及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 (一)我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的弊端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化。
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
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
(二)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完善的经济调控体系,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市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及市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10题:

论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1952年2月新闻总署撤消后,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宣传业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1954年11月起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技术行政业务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一度由文化部)领导,宣传业务仍由中宣部领导。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历任局长有:李强、梅益、邓岗、张香山等。1982年5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该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
(2)广播电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82年5月,根据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属国务院领导。历任部长为吴冷西、艾知生。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将管理国家电影事业的职责也并入广播电视部,该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是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方案和经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而成。同年4月8日正式挂牌并启用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