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冰山模型的含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冰山模型的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冰山模型是在学术界被比较普遍推广的能力模型之一,它大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知识与技能、是价值观、自我认识、品质与动机。
第二:一个人的能力尽管分为五个方面,但是它是分层级的,有表层的与底层的之分。表层的能力叫做冰山上的能力。它们之间的次序如下,最表层的能力是知识与技能,其次是价值观,接下来是自我认识,再下来是品质,最底层为成就动机。
第三:冰山模型认为,对一个人的绩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表层的能力,而是底层的能力;同时在底层的四个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最底层的成就动机,因此冰山模型认为,在观察一个人能力的时候,除了观察一个人表层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观察这个人底层的品性,尽管这个观察是不容易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阐述弗洛伊德的冰山模型。


答案:
解析:
弗洛伊德在理论建构的早期,将人的心理生活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人们可知、可见的部分,而前意识和潜意识都是人们未知、未见的部分,而且意识在整个心理生活中只占一小部分。这种结构像极了海面上漂浮的冰山,因此被称为冰山模型,又称为心理地形学模型。潜意识又称无意识,被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和曾是意识但已被压抑的心理活动。它包括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某些行为表面上似乎出于我们的意识或自主意志,但实际上都是受潜意识力量的驱使。前意识位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构成。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和意识之间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是同一个系统,与潜意识系统相对应。意识是人格的表层结构,由人能够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是人们日常心理生活中唯一能够直接触及的部分。各种观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入意识。一是知觉意识系统,外部刺激物经此进入意识;二是心理结构,前意识中无威胁的思想和经过伪装的有威胁的思想经此进入意识。

第2题:

目前,有关胜任力模型的主要理论有()

  • A、冰山模型
  • B、绩效模型
  • C、洋葱模型
  • D、管理模型

正确答案:A,C

第3题:

简述霍兰德六角模型的含义。


参考答案:大多数人可以划分成六种人格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

第4题:

冰山模型


正确答案:我们一般用“冰山”模型来说明胜任力的特点,胜任力这座“冰山”是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的“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的。

第5题:

简述冰山模型。


正确答案: 水面之上:文化的物质层,组织或群体形象、展现组织或者群体个性特征的器物;
水面以下:核心观念体系,群体共享的社会规范、价值观、隐含信念、基本假设等。

第6题:

胜任素质理论的冰山模型是指社会角色和自我认识是在()

  • A、冰上之中的
  • B、冰山之上的
  • C、冰山之下的
  •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 A、洋葱模型
  • B、金字塔模型
  • C、矩阵模型
  • D、冰山模型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介绍胜任力的冰山模型。


参考答案:(1)“冰山模型”,把人的全部素质看成是一座漂在水中的冰山,水下部分通常称为潜能,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则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水下越深,通常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2)该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9题:

冰山素质模型中,冰山之下的部分被称作任职资格体系。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在冰山模型中()特征处于冰山的中间部分。

  • A、知识
  • B、自我概念
  • C、动机
  • D、技能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