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型法开发方法?它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原型法开发方法?它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型法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运行的系统原型,以便尽早澄清不明确的系统需求。所谓原型,就是一个可实际运行的、可反复修改、可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不断完善原型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
优点:
1)通过向用户提供原型获取用户的反馈,使开发出的软件能够真正反映用户的需求。
2)采用逐步求精的方法完善原型,使得原型能够“快速”开发,避免了像瀑布模型一样在冗长的开发过程中难以对用户的反馈作出快速的响应。
3)相对瀑布模型而言,原型模型更符合人们开发软件的习惯,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实用软件生存期模型。
缺点:
1)对开发工具要求高。
2)原型法不能用于解决复杂系统和开发大型系统。
3)对用户的管理水平要求高。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型、简单、处理过程比较明确、没有大量运算和逻辑处理的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后张法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


正确答案: 优点是:不需要固定的张拉台座,可在现场施工,应用灵活。
缺点是施工程序和工艺较复杂,需专用的张拉设备,需大量特制锚具,用钢量大。
范围:适用于不便运输的大型构件。

第2题:

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指的是什么?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型是该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反映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原型法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和物力,尽快建立一个原始模型,使用户及时运行和看到模型的概貌和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循环迭代,直到形成一个用户满意的模型为止。

第3题:

什么是实验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实验法即在即定条件下,进行市场实验对比,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调查对象发展趋势的一种调查方法。(2)优点:可以有控制的观察、分析实验对象。缺点:时间长,费用高,实验不一定有典型性。

第4题:

原型法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型法的优点是简易,用户容易接受;缺点是返工现象特别严重,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

第5题:

回顾法 记账法 称重法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正确答案:(1)24小时膳食回顾法
优:24h回顾法的主要优点是所用时间短、应答者不需要较高文化,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人状况,便于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这种膳食调查结果对于人群营养状况的分析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缺:是应答者的回顾依赖于短期记忆,对调查员要严格培训,不然调查员之间的差别很难标准化。
适用范围: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
(2)记账法:
优:记账法的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适用于大样本膳食调查且易于为膳食管理人员掌握,使调查单位能定期地自行调查计算,并可作为改进膳食质量的参考。
缺:调查结果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膳食摄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人情况。
适用范围:该法适合于家庭调查,也适合于幼儿园、中小学校或部队的调查。
(3)称重法
优:是能够准确反映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取情况,也能看出一日三餐食物的分配情况,
缺:是花费人力和时间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适用范围:适用于个人和家庭或团体的膳食调查。
1)膳食史法:
优:是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并且样本量大,费用低,使用人力少,一般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缺:膳食史法是一种抽象的方法,进行这样的调查需要营养专家的指导。不宜自行使用
适用范围:这种结合方法表现食物和饮食习惯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特别适合于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摄人量
2)称重记账法
优:操作简单,所需费用低,人力少,适合于大样本调查。同时,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此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而且,伙食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掌握这种方法,能够定期自行调查。
缺: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摄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合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第6题:

原型法开发过程三阶段是什么?谈一下它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步骤包括:
(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2)、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3)、使用原型系统确认用户需求。
优缺点
(1)、优点:开发时间短、成本低、体现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原则。
(2)、缺点:平凡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度难以管理和控制、技术上要求比较高、应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第7题:

快速原型法的开发应用前提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开发用户需求不清,管理及业务处理不稳定,需求常常变化
2、规模小,不太复杂
3、有比较成熟借鉴经验的系统开发
4、适用于开发信息系统最终用户界面

第8题: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和原型化方法对软件需求分析的要求不同。同时,原型化方法提出了一套改进传统方法的理论,试分析:

1.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的缺陷是什么?

2.原型化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3.原型化开发模型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传统软件生存期的典型代表是“瀑布”模型。这种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传统思想强调每一阶段的严格性尤其是开发初期要有良好的软件规格说明主要是源于过去软件开发的经验教训。但是在开发的后期或者运行维护期间来修改不完善的规格说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软件项目在开发的早期用户往往对系统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对系统的全面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对于要解决的问题认识更是模糊不清。即使经过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也许能得到一份较好的规格说明但却很难期望该规格说明能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描述得完整、准确、一致并与实际环境相符。随着开发工作的向前推进用户可能产生新的要求环境变化系统改变以及用户开发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改变需求来解脱困境。因此规格说明难以完善需求的变更以及通信中的模糊和误解。即使在生存期管理中加强评审、确认和全面测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渐形成了软件系统的快速原型的概念。根据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原型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废弃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针对这个模型系统反复进行分析修改形成比较好的设计思想据此设计出更加完善、准确、一致和可靠的最终系统系统构造出来后原来的模型系统就被丢掉。 (2) 追加型或演变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作为最终系统的核心然后通过不断的扩充修改逐步追加新要求发展成最终系统。 3.使用原型化方法的优点如下: (1) 增进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对系统服务需求的理解使比较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主要是功能)明确化。可以防止由于不能满足用户要求而造成的返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缩短开发周期。 (2) 软件原型化方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学习手段。通过原型演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早期的开发过程获得计算机和被开发系统的专门知识。 (3) 使用原型化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系统的性能确认各项主要系统服务的可应用性确认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确认系统作为产品的结果。因为它可以作为理解和确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工具。 (4) 软件原型的最终版本有的可以原封不动地成为产品有的略加修改就可以成为最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有利于建成最终系统。
1.传统软件生存期的典型代表是“瀑布”模型。这种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传统思想强调每一阶段的严格性,尤其是开发初期要有良好的软件规格说明,主要是源于过去软件开发的经验教训。但是在开发的后期或者运行维护期间来修改不完善的规格说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软件项目,在开发的早期用户往往对系统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对系统的全面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对于要解决的问题认识更是模糊不清。即使经过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也许能得到一份较好的规格说明,但却很难期望该规格说明能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描述得完整、准确、一致,并与实际环境相符。随着开发工作的向前推进,用户可能产生新的要求,环境变化,系统改变,以及用户开发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改变需求来解脱困境。因此,规格说明难以完善需求的变更,以及通信中的模糊和误解。即使在生存期管理中加强评审、确认和全面测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渐形成了软件系统的快速原型的概念。根据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原型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废弃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针对这个模型系统反复进行分析修改,形成比较好的设计思想,据此设计出更加完善、准确、一致和可靠的最终系统,系统构造出来后,原来的模型系统就被丢掉。 (2) 追加型或演变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作为最终系统的核心,然后通过不断的扩充修改,逐步追加新要求,发展成最终系统。 3.使用原型化方法的优点如下: (1) 增进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对系统服务需求的理解,使比较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主要是功能)明确化。可以防止由于不能满足用户要求而造成的返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缩短开发周期。 (2) 软件原型化方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学习手段。通过原型演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早期的开发过程,获得计算机和被开发系统的专门知识。 (3) 使用原型化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系统的性能,确认各项主要系统服务的可应用性,确认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确认系统作为产品的结果。因为它可以作为理解和确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工具。 (4) 软件原型的最终版本,有的可以原封不动地成为产品,有的略加修改就可以成为最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有利于建成最终系统。

第9题: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恩格尔系数是目前较为普遍地用于分析特定国家或地区民众生活水平和贫困程度的指标之一°恩格尔系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民众总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等基本生活支出的比重越高°恩格尔系数根据满足生活需求最低营养摄取标准确定食品消费项目和数量,计算出饮食费用,用它除以计算期最低收入水平组的恩格尔系数,即可得到贫困线°
(1)优点:方法简便易行,可以用代表一般市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统来求得社会救助受助者的消费水平°
(2)缺点:要求恩格尔系数比较稳定°由于受价格、地域等因素影响,我国恩格尔系统变化较大,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且反映的贫困过于绝对,另外对基本生活费的规定有局限性,过于偏颇。

第10题:

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加以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随着用户和开发人员对系统理解的加深而不断地对这些需求进行补充和细化。便于需求定义,可靠性好,效率高、风险小、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