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编写创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编写创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成功的创业计划陈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需要一有个好的开场白,引起投资人的兴趣。2)陈述时应主题凸显,特色鲜明。3)在陈述时加入自己创业团队中的特长、经验和凝聚力。4)在陈述时实事求是,以真诚打动投资人。

第2题:

试述创业计划书的作用?


正确答案: 创业计划书,行动的指南
(1)确认机会,达成愿景
(2)制定战略,统一意志
(3)沟通匹配,获取资源

第3题:

试述多元化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选择进入新的领域的战略。
(1)客观评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与能力。
(2)坚持把主业做好之后再考虑多元
(3)新业务领域与现有业务领域之间应具有一定的战略关联
(4)建立横向组织协调不同业务单位的关系

第4题:

编写调查问卷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调查表题目简洁明了;问题表达要简明、通俗;问题数量适度,答题时间在20分钟以内;为减少调查对象的顾虑,采用匿名式调查。

第5题:

简述编写创业计划应当避免的误区。


正确答案: (1)以自我为中心;
(2)过于乐观;
(3)不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
(4)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案例: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分析);
(5)财务预测模糊。

第6题:

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类型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开放式无结构或限制式有结构的题目,应从研究的性质来决定;一是性质上的类别,如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学校教育方式、教学效果。
(2)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每一类型中的题目,应该均为验证假设或研究目的所必需。
(3)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含混不清容易引起误解,造成问卷的偏差和失真。通常应设法避免三类问题:
1.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如“你常看电视吗?”
2.语意不清的措词,使受测者费解,如“你认为目前教师的待遇够好吗?”“待遇”和“够好”都是语意不清;
3.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如“宗教的作用是使人向善,还是麻醉自己?”
(4)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些地方不能乱碰的,特别是关于禁忌与爱好方面,或者是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也不能问,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会遭到抑制。
(5)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对于社会称许性的题目,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编题时尽量少用理性的叙述,而从被测者感觉方面进行描述,可减少社会称许性。例如,学习动机问卷:“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测学业动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测掌握动机),这两题的社会称许性都较强,如果二选一的话,一般选第二问,因为老师、家长经常是这样教育每一个学生的。这是一种理性的说教,如果改为:“每次卷子发下来后看到分数比别人高,心里很美滋滋的”(表现出学业动机),“每次卷子发下来后,虽然得分比别人高,也总觉得自己考试时没有发挥好”(测掌握动机),这样从感觉的方面进行叙述,没有理性的思考,而是直接反映感觉,可大大地减少题目的社会称许性。
(6)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7)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许多问题,设计者看来,非常简单,可是受测者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或遭遇过,得替他们设想,在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的范围内提出问题,不要把问题理论化。

第7题:

试述创业计划书的编制步骤


正确答案: 一份良好的创业计划书包括附录在内一般20-40页。准备阶段(创业点子、讨论酝酿)
包括:1.计划的构思、市场调查、竞争者调查、财务分析等
2.形成阶段(主体框架)
全面编写创业计划的各部分;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创业计划方案。
3.完善阶段。
4.定稿阶段进一步补充、检查修改、完善草拟的创业计划
5.定稿并印制创业计划的正式文本

第8题:

为什么一定要由创业者亲自参与创业计划的编写?


答:首先因为外部人士编写商业计划的依据是创业者提供的资料,因为他们本身对企业的了解很少,没有创业者的帮助是写不出好的商业计划书的;其次在制定并撰写商业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检验创业者对于企业的初始设想,更加深入、客观的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第9题:

编写创业计划注意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明确计划书作用
2、避免容易范的错误
3、简洁明了
4、编写风格前后一致

第10题:

试述升速升压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升速升压是机组开车操作的关键步骤.升速升压一定要按升速升压曲线进行,否则,机组轴振动将会过高,轴位移将会过大,机组振动也增大,严重时将使轴向推力过大,发生轴瓦烧坏等重大事故.升速升压是以转速与四段出口压力的匹配为依据,以各段轴振动、轴位移不变或微小变化为基础,先升速后升压,升压随着升速同步进行,升压速度不能快于升速速度,每升至一定转速,一定要升到与之相匹配的压力,并稳定一段时间后方可再继续进行升速升压,一旦发现轴振动、轴位移值上升,应立即降四段出口压力,提转速,等稳定后方可再进行升速升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