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淤泥质海岸()、()是泥沙运移的主要形态。

题目
填空题
在淤泥质海岸()、()是泥沙运移的主要形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海岸带水下均衡剖面的塑造过程中,中立点以上的泥沙向水下岸坡的上部运移,中立点以下的泥沙向水下岸坡的下部运移,中立点上的泥沙则上下振动而不发生明显的净位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淤泥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小于( ),其中淤泥颗粒之间有粘结力,在海水中呈絮凝状态;滩面宽广,坡度平坦,一般为1/2500~1/500。

A.0.05mm
B.0.5mm
C.0.3mm
D.O.03mm

答案:D
解析:

第3题:

一般认为,海岸堆积地貌又主要包括( )等。

A.沙砾质海岸地貌

B.淤泥质海岸地貌

C.岩石海岸地貌

D.生物海岸地貌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右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18-20题。

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可知,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因此泥沙沉积量的多少会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只有泥沙沉积量多于泥沙沉降量,海岸线才会向海洋推进,故B项正确。海岸线变化受地貌形态、河网密度影响不大.故A、C项错误。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抗侵蚀能力相同,故D项错误。

第5题:

淤泥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小于()mm。


A.0.01

B.0.02

C.0.03

D.0.04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海岸带泥沙运动规律。 (1)沙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大于0.1MM,颗粒间无粘结力;
(2)粉沙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小于等于0.1mm 、大于等于0.03mm ,在水中颗粒间有一定粘结力,干燥后粘结力消失、呈分散状态;海底坡度较平缓,通常小于1/400 ,水下地形无明显起伏状态。
(3)淤泥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小于0.03MM,其中的淤泥颗粒之间有粘结力,在海水中呈絮凝状态。

第6题:

在淤泥质海岸,()是输沙的主要动力。

A.船舶航行
B.水下挖泥
C.波浪
D.潮流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泥沙颗粒的()小于0.03mm的海岸为淤泥质海岸。

A.最大粒径
B.最小粒径
C.中值粒径
D.公称粒径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7-P8
淤泥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小于0.03mm ,其中的淤泥颗粒之间有粘结力,在海水中呈絮凝状态;滩面宽广,坡度平坦,一般为1/2500 - 1/500 。

第8题:

海岸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5mm为()海岸。

A、软土

B、红粘土

C、沙质

D、淤泥质


正确答案:C

第9题:

海岸带分为沙质海岸带和淤泥质海岸带,沙质海岸带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最小值应大于(  )mm,且颗粒间无黏结力。

A.0.03
B.0.05
C.0.10
D.0.1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港口与航道工程海岸带泥沙运动规律。沙质海岸一般指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大于0.1MM,颗粒问无黏结力;在高潮线附近,泥沙颗粒较粗,海岸坡面较陡;从高潮线到低潮线,泥沙颗粒逐渐变细,坡面变缓;在波浪破碎带附近常出现一条或几条平行于海岸的水下沙堤。

第10题:

黄河与海河的人海口都为淤泥质海岸。而近30年来,海河人海口的海岸线基本稳定,黄河人海口的海岸线向海推进。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岸的: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答案:B
解析:
海岸线变化受地貌形态、河网密度影响不大,故A、C项错误。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抗侵蚀能力相同,故D项错误。黄河与海河的人海口都为淤泥质海岸,泥沙沉积量的多与少会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只有泥沙沉积量多于泥沙沉降量,海岸线才会向海洋推进,而黄河的含沙量很大。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