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由活性炭滤池、臭氧深度处理池和泵房等构筑物组成,承包单位以6500万元中标。施工基坑围护结构为灌注

题目
问答题
某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由活性炭滤池、臭氧深度处理池和泵房等构筑物组成,承包单位以6500万元中标。施工基坑围护结构为灌注桩,基底标高为-6.50m(地面标高为±0.00),基底以粉砂土层、砂卵石层为主,渗透系数较大(20~200m/d),且北邻排水干渠,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干渠最高水位为-1.00m。 项目部组建后,依据实施性施工方案和公司下达的成本目标,测算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措施费等项费用;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放在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方面;鉴于工地与项目部在一起,管理费一起核算。 给出降水方法、井点布置的形式及要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依据水文地质情况,降水井宜采用管井降水方式(法);环形布置在基坑(槽)的周围,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不封闭时,两侧应加密布置管井。
解析: 本题考点是工程降排水内容。降排水方法应根据土层情况、渗透性、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参照下表规定,选择适宜的井点形式。从基坑土质及渗透系数考虑,渗透系数较大(20~200m/d),降水井深度大于10m,可采用井点降水方式。但是轻型井点按降水深度需设两级井点降水;还要考虑到工程属于现有水厂的升级改造项目,基坑围护结构为混凝土灌注桩,说明现场不具有分级降水条件;选择管井是可行的。工程实践中确定管井井点降水方案,要经过降水、排水量计算,并经技术经济比较。
这是比较复杂的,非考点内容,不必作答。注意满足考点设问要求,给出井点形式、井点布置即可。
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降水深管井点布置在基坑(槽)周围,距槽口边缘2~3m,井点沿基坑等距离间隔设置,留出运料通道,还应设地面排水系统。管井的滤管可采用无砂混凝土滤管、钢筋笼、钢管或铸铁管。井的成孔工艺应适合地层特点,不易塌孔、缩径地层,宜采用清水钻进;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时,应在钻进到孔底后清除孔底沉渣,并立即置入井管、注入清水;当泥浆相对密度不大于1.05时,方可投入滤料。滤管内径应按满足单井设计流量要求而配置的水泵规格确定,管井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井管与孔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宜选用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成分的圆砾,不宜采用棱角形碎石料、风化料或其他黏质岩石成分的砾石。井管底部应设置沉砂段。施工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工程完成,主体结构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方可停止降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构筑物属于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是( )。

A.澄清池
B.滤池及反冲洗设备间
C.进水泵房
D.配水泵站

答案:C
解析:
(1)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是给水排水系统中对原水(污水)进行水质处理、污泥处理而设置的各种构筑物的总称。给水处理构筑物包括:调节池、调流阀井、格栅间及药剂间、集水池、取水泵房、混凝沉淀池、澄清池、配水井、混合井、预臭氧接触池、主臭氧接触池、滤池及反冲洗设备间、紫外消毒间、膜处理车间、清水池、调蓄清水池、配水泵站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包括:污水进水闸井、进水泵房、格栅间、沉砂池、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配水井、调节池、生物反应池、氧化沟、消化池、计量槽、闸井等。

第2题:

针对微污染水源,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厂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关于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下列哪几项说法正确?( )

A.当原水溴化物含量高时,臭氧—活性炭工艺出水中的溴酸盐浓度有超标风险
B.臭氧—活性炭工艺可以提高出厂水的生物安全性
C.臭氧—活性炭工艺不能去除水中的臭味
D.臭氧—活性炭工艺出水的耗氧量较常规处理工艺低

答案:A,D
解析:
当水中含有溴化物时,经臭氧化后,将会产生有潜在致癌作用的溴酸盐,故A正确。臭氧—活性炭工艺在颗粒活性炭表面滋生的微生物容易脱落,从而导致生物泄漏,故其生物安全性低,故B错误。臭氧可以去除某些有机物或无机污染物,例如:除臭味、除色、脱氮、除有机物、吸附去除重金属汞、铬等、吸附去除病毒和放射性物质,故C错误。在活性炭滤池前先对处理池的水流臭氧氧化,把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活性炭容易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并向水中充氧,最大限度增强活性炭的生物活性。由于臭氧可以氧化部分物质形成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能被活性炭吸附去除,使出水耗氧量降低,故D正确。

第3题:

某地区新建一座大型自来水厂,主要单位工程有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 整个工程由A建筑公司中标施工,其中过滤池为无盖矩形池,沉淀池为无盖圓形 池。过滤池池壁用四角现浇混凝土壁板及预制钢筋构成,沉淀池池壁则用高强钢缠 绕构成。
预制安装圆形水池壁板缝浇筑混凝土后,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是保证水池( ) 的必要措施。
A.通透性 B.整体性
C.严密性 D.相容性
E.干净程度


答案:B,C
解析:
预制安装圆形水池壁板缝浇筑混凝土后,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是保证水池整体性 和严密性的必要措施。

第4题:

某供水厂扩建工程,处理净水能力18.3万m3/d。由原水管线、一、二级泵房、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等组成。原水管及一级泵房基础深达13m,处于砂砾层,且邻近白沙河,地下水位高且丰富。 各类水工构筑物均有抗渗防裂要求,所有设备、管材均由建设方供货到现场。 简述水工构筑物的防渗抗裂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的措施有:
1)原材料:集料级配,含泥量满足规范要求,水泥、外加剂合格。
2)配合比设计:尽量减小水泥和水的用量,降低水灰比,含气量满足规范要求。
3)现场操作:尽量避开高温作业、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在满足入模条件下,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
4)设置后浇带:在清水池的浇筑过程中设置了后浇带,混凝土为微膨混凝土。
5)养护:及时养护,做好养护记录,保证养护时间及质量。

第5题:

下列构筑物哪些是给水厂的主要生产构筑物()。

  • A、混合反应池
  • B、沉淀池
  • C、滤池、清水池
  • D、曝气池

正确答案:B,C

第6题: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镇供水系统流程为:水源→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泵房→管网,指出上述流程中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最小的为下列哪项?( )

A.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B.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C.清水池→二泵房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D.二泵房→管网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答案:C
解析:
选项A为最高日平均时+水厂自用水率+原水输水管漏损,选项B为最高日平均时+水厂自用水率,选项C为最高日平均时,选项D为最高日最高时。

第7题:

给水系统通常由取水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组成

  • A、水处理构筑物
  • B、澄清池
  • C、滤池
  • D、清水池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场景(八)某单位中标一座水厂工程,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原水的浊度很高,其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水厂有两座圆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无盖水池,水池设计蓄水深为6m,施工单位浇筑板缝混凝土时,采用外模一次到顶,内模随混凝土浇筑陆续安装的施工方案。板缝混凝土在板缝宽度最小时浇筑,采用机械振动并辅以人工插捣。施工后连续保湿养护7d。
壁板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开始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
本工程处理工艺流程中,①处设置的构筑物可能为 ( )
A.砂滤池 B.沉砂池
C.预沉池 D.氧化反应池
E.除锰滤池


答案:B,C
解析:
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澄清工艺系统还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某些处理构筑物。当原水的浊度很高时,往往需要在混凝前设置预沉池或者沉砂池。当原水浊度很低时,可以省去沉淀构筑物,将原水加入缓凝剂,然后直接过滤。

第9题:

温州现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净水厂,如工程规模为30×104m3/d的新状元水厂;工程规模为20×104m3/d的浦东二厂;工程规模为10×104m3/d西山水厂其净水处理工艺均为()。

  • A、折板反应池—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均质滤料滤池
  • B、回转隔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双阀滤池
  • C、水力循环澄清池—无阀滤池
  • D、水力循环澄清池—虹吸滤池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某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由活性炭滤池、臭氧深度处理池和泵房等构筑物组成,承包单位以6500万元中标。施工基坑围护结构为灌注桩,基底标高为-6.50m(地面标高为±0.00),基底以粉砂土层、砂卵石层为主,渗透系数较大(20~200m/d),且北邻排水干渠,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干渠最高水位为-1.00m。 项目部组建后,依据实施性施工方案和公司下达的成本目标,测算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措施费等项费用;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放在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方面;鉴于工地与项目部在一起,管理费一起核算。 计算基坑施工时地下水位控制标高和地下水降低深度。


正确答案: 基坑底地下水位控制标高=基底标高-0.5,即:-6.5-0.5=-7.0m
地下水降低深度=地下水位标高一地下水位控制标高,即:-3.0-(-7.0)=4.0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