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签订承包合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签订承包合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经营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


本题答案:(1)可行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民主性原则;
(5)应变性原则。
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2)拟定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3)方案的评价与选择:从各种备选方案中择扰选取决策方案;
(4)执行并跟踪检查方案实施情况。

第2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招标程序的是()。

A:发出招标公告或邀请书
B:工程投标询价和现场考察
C:开标、评标和授标
D: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答案:B
解析:
招标程序:招标前的准备,发出招标公告或邀请书,投标人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开标、评标和授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第3题:

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答案】:(1)小步子逻辑序列。(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第4题:

简述签订承包合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正确答案: 原则:
(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3)承包方案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4)程序合法。
程序: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择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第5题:

简述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正确答案: 原则:
1、人道主义原则
2、及时性原则3、冷静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5、准确性原则
6、公正性原则
7、客观性原则
8、灵活性原则
9、公众性原则
10、针对性原则
11、维护声誉原则
程序:
①成立危机处理组织机构
②深入现场,了解事实
③控制损失
④分析情况,决定对策
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正式信息
⑥组织力量,有效行动
⑦认真处理善后工作
⑧总结调查,吸取教训

第6题:

指出发包方和A、B两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的违规之处。


正确答案:
发包方与两个承包企业未按招标文件对联合体的要求签订一个联合体施工总承包合同,而是与A、B两家企业分别签订两个合同。

第7题:

下列关于招标的一般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编制招标文件→商务评审→开标→签订承包合同

B.编制招标文件→开标→综合评审报告→签订承包合同

C.组织招标机构→初评→开标→签订承包合同

D.组织招标机构→综合评审报告→开标一签订承包合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招标的程序。招标的一般程序如下:组织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发出招标通告或邀请函→投标人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召开标前会议→接受投标书→开标→初评→技术评审→商务评审→综合评审报告→决标→发出意向书→签订承包合同。

第8题:

简述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答案:1、合法原则;2、平等互利原则;3、协商一致原则;4、等价有偿原则;5、严格履行法律程序。

第9题:

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正确答案: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之中作为具体程序制度的指导并反映行政程序法自身特点的基本准则。因此,确定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符合这样几个要求:
(1)它们贯穿于每一行政程序法律关系的始终;
(2)应当能够表现行政程序法的特点,与其他程序法相区别;
(3)这些原则还应当能够涵盖所有行政程序法的具体制度。
我们认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重要的行政行为、与公民权利义务直接相关的行政行为时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让相对入了解有关的情况。公开原则是政府活动公开化在行政程序中的体现,是公民参政权的延伸。
公开原则主要通过下列具体制度得以体现:
(1)表明身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出示证件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享有进行某种行政行为的职权或资格。
(2)告知。行政机关为行政行为时,将有关事项通过合理的途径告诉当事人。
(3)说明理由。行政机关为行政行为应当说明事实根据、法律依据或其他理由。
(4)咨询程序。公民有权了解同自己合法权益有关的情况,当其向行政机关提出询问时,行政机关有义务予以答复。
第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行为时,要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当事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
公正原则通过下列具体制度表现出来:
(1)回避。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参与有关行政行为,以免造成有偏见的事实或嫌疑。
(2)合议。行政决定由若干公务员经合议后作出,以充分表示行政决定的公正性。
(3)辩论。当事人各方有平等的陈述权,提出自己的主张或反驳对方的主张。
(4)调查。行政机关必须不抱偏见的了解必要的事实真相,查明事实并收集有关的证据。
(5)审裁分离。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中审理事实和作出裁决两个阶段分开,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以防止公务员先入为主、固执己见。
第三,参与原则。近现代以来,民主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民主的标志不再是静态的政治体制模式,人们更强调民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井把它看作是人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的尺度,是社会成员参与国家事务的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即在什么问题上可以参与国家事务以及参与的影响力如何。社会成员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立法和决策的政治过程,而进一步深入到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之中。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它充分体现了公民参与行政活动的权利。
第四,顺序原则。顺序原则是指行政程序的各项制度应当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顺序原则是行政程序时间性的表现和要求之一,其实质在于保证行政程序的合理运作,防止因时间上的差异使行政程序法金玉其外,华而不实。例如,违反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所进行的各项行政程序不过是一场骗局,遮入耳目而已。另一方面,行政行为遵循一定的顺序也是行政程序科学性的表现和要求,简化烦琐的程序,免去不必要的程序,以减少耗费,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指为了保证行政活动的高效率,行政程序的各个环节应当有时间上的限制,以及在不损害其他目的的前提下使行政程序简便易行。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主要有时效制度和简易程序。

第10题:

有关签订农业承包合同论述正确的是()。

  • A、在农业承包合同签订时,发包方和承包方都以对方利益为中心
  • B、签订农业承包合同必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 C、对农村基本政策和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影响不大
  • D、只要双方愿意,可以不完全符合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