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制度。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涉外法定继承区别制


参考答案:

又称分别制;分割制,是指在法定继承中,将死者的遗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分别规定不同的冲突规范和适用不同的准据法,及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


第2题:

简述我国涉外继承准据法的确定。


参考答案:

《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在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在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据此,我国涉外继承准据法的确定规则如下:
1.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
2.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3.中国与外国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
4.涉外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适用我国法律。


第3题:

代位继承适用于:___

A.遗嘱继承

B.遗赠继承

C.法定继承

D.涉外继承


参考答案:C

第4题:

代位继承适用于:()。

  • A、遗嘱继承
  • B、遗赠继承
  • C、法定继承
  • D、涉外继承

正确答案:C

第5题:

继承法包括法定继承、()、遗赠继承、涉外继承。


正确答案:遗嘱继承

第6题:

涉外法定继承的单一制


参考答案:

又称为同一制,是将死者的遗产区分动产和不动产,规定同一的冲突规范,适用同一的准据法。


第7题:

简述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参考答案:

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及其晚辈直系血亲、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的儿媳、丧偶的女婿。
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只有在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丧失继承权或全部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才由后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8题:

我国立法对涉外法定继承准据法的选择采用了()。

A、区别制

B、同一制

C、遗产所在地法

D、法院地法


参考答案:A

第9题:

我国法律对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采用了()。

  • A、分割制
  • B、单一制
  • C、法院地法制度
  • D、遗产所在地法制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我国法律对涉外结婚、离婚、扶养和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有哪些一般性规定?


正确答案: ①调整涉外婚姻家庭关系,需要解决不同国家的法律冲突问题。对此我国现行婚姻法并没有作出规定。但是1986年4月12日公布的《民法通则》对涉外结婚、离婚、扶养和法定继承作出了一般性规定。
②《民法通则》第147条—149条,关于结婚、离婚、扶养、遗产继承的规定。 附条文如下: 第1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第148条:“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法律。” 第149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