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中国申请了“无机房电梯”的专利权,乙在美国就同一发明也申请了专利权。现有丙在美国购买了该产品,并进口到中国。 问:这

题目
问答题
甲在中国申请了“无机房电梯”的专利权,乙在美国就同一发明也申请了专利权。现有丙在美国购买了该产品,并进口到中国。 问: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不合法。因为根据《专利法》第11条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专利人许可,为上两款所述用途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依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丙的进口行为侵犯了甲在中国的专利权,构成侵权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公民甲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中国、日本分别取得了专利权,在专利权的保护期内甲放弃了在中国的专利权,他在日本的专利权同时消灭。()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甲将自己的发明在我国申请了专利,国人乙和美国人丙未经甲的同意就在美国使用甲的专利,则______。

A.乙和丙同时违反了我国的专利法

B.乙违反了我国的专利法,丙违反了美国的专利法

C.乙和丙同时违反了美国的专利法

D.乙和丙的行为没有违反专利法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利权为一种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特性,各国主管机关依照本国法律授予的知识产权只能在其本国领域内受法律保护。我国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权只能在我国领域内受保护,其他国家不给与保护。在我国领域外使用我国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不侵犯我国专利权。

第3题:

中国甲公司向美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运动鞋,德国丙公司指控该批货物侵犯了其在美国登记注册的专利权,货物遭美国海关扣押,美国乙公司遂向中国甲公司索赔,甲公司不能成立的免责理由有:( )

A.甲公司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侵权

B.乙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者权利

C.甲公司是遵照乙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和款式进行生产的

D.乙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但未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甲公司


正确答案:A
【考点】国际货物买卖——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知识产权担保
【解析】知识产权担保是指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依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卖方的免责理由有:(1)依货物销售目的国的法律,即第三人的请求必须是依货物使用地或转售地国家的法律提出的。如果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没有规定货物的最终使用地或转卖地,则卖方对买方不承担知识产权的担保义务。(2)依买方营业地所在国法律,即第三人的请求必须是依买方营业地所在国的法律提出的。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没有确定货物的最终使用地或转卖地,则卖方只对那些依买方营业地所在国的法律提出的请求向买方负责。(3)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4)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从以上规定可以知道,A错误,BCD正确。

第4题:

下列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A.著作权人不得将同一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同时授予两个以上的表演团体
B.我国公民甲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中国、日本分别取得了专利权,在专利权的保护期内甲放弃了在中国的专利权,他在日本的专利权同时消灭。
C.美国和日本都是巴黎公约的成员国,美国公民甲的一项发明创造在日本获得了专利权,则他在美国当然获得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
D.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答案:A,B,C,D
解析:

第5题:

甲公司的一项医疗器械发明在中国和美国都获得了专利权。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不视为侵犯甲公司在中国的专利权?( )

A、赵某在美国购买了甲公司制造的专利医疗器械,进口到中国销售

B、钱某在甲公司申请该专利前已经制造相同的医疗器械,并在甲公司获得专利后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

C、孙某专为科学研究而使用该专利医疗器械

D、乙公司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而制造该专利医疗器械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甲公司就其开发的新产品分别在中国、美国申请了专利。乙公司的()行为不违反专利法。

A.甲将其专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印度

B.甲公司将其专利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中国

C.甲在印度申请专利没有成功。相同产品在印度市场上出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中国

D.甲在印度申请专利没有成功。相同产品在印度市场上出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美国


参考答案:B

第7题:

发明家丁于1990年10月20日就其一项发明在法国申请了专利。1991年9月30日,丁又就该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并申请了优先权。后丁的该项发明在法国和中国分别于1992年12月31日、1993年8月15日被授予专利权。据此,丁的该发明专利权在中国有效期限应截至( )。

A、2009年10月19日

B、2012年8月14日

C、2005年9月29日

D、2010年9月29日


参考答案:A

第8题:

工程师甲于1990年10月20日就其一项发明在日本申请了专利。1991年9月30日,甲又就该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并申请了优先权。后甲的该项发明在日本和中国分别于1992年12月31日、1993年8月15日被授予专利权。据此,甲的该发明专利权在中国有效期限应截至哪一天?( )

A.2005年9月29日

B.2012年8月14日

C.2010年10月19日

D.2010年9月29日


正确答案:C
「考点」优先权日;专利保护期
「解析」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如果有优先权目的,则从优先权日起算。《专利法》第29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因此本案中甲享有优先权,而1990年10月20日则视为其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日期。《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故而甲在中国就发明享有的专利期限截止于2010年10月19日,C正确,ABD错误。

第9题:

甲公司就其开发的新产品分别在中国、美国申请了专利。乙公司的( )行为不违反专利法

A.甲将其专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印度
B.甲公司将其专利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中国
C.甲在印度申请专利没有成功。相同产品在印度市场上出售后,乙公司购买一批该产品输往中国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刘实在美国学习期间完成了一项产品发明,于1996年12月2日在美国提出了专利申请,并于1997年5月7日就相同产品在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交了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及相关文件。甲企业1996年10月开始在北京制造相同产品,刘实获得专利权后,甲企业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2000年2月刘实许可乙企业在北京独家生产该产品,同年刘实自己也在北京建厂生产该产品。2000年5月,丙企业未经刘实的同意,从美国购买、进口了合法生产的该专利产品在中国销售。甲企业没有侵犯乙企业的独家实施权。因为甲企业在申请日前已经开始制造相同产品,甲企业享有先用权。


正确答案:刘实侵犯了乙企业的独家实施权。因为刘实已许可乙企业在北京独家生产该产品,包括专利权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权在北京制造专利产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