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
A

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

B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不构成抢劫罪

C

被胁迫的人,在身体受到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不成立胁从犯

D

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杀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而属于间接正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C.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求公务员考试正确详解: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C.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A,B,C,D

【试题解析】:《刑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故选项A正确。《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故选项B正确。一般地,若事前通谋,事后按照约定对犯罪分子犯罪所得赃物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应按犯罪分子所实施的特定犯罪的共同犯罪处理,故选项C正确。在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行为,由实行该种行为的人独自承担刑事责任,其他共同犯罪人对此不负刑事责任,故选项D正确。本题应ABCD。

 

第3题:

关于死刑案件需审查的对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

B.仅就被害人无过错及其过错程度进行证明

C.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

D.是否为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B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6条的规定,“在对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后,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的量刑事实,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一下影响量刑的情节:(一)案件起因;(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其过错程度;(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四)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五)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的谅解;(六)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由此可知,在对死刑案件的对象进行审查时,不仅要审查被害人无过错及其过错程度,而且应审查其有过错及其过错程度。所以,B表述错误。
A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第2款的规定,“办理死刑案件,对于以下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二)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三)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四)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五)被告人的罪过;(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七)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由于该项属于该款中的第(一)项规定的情形,所以,A表述正确。
C项:由于该项中表述的情形,属于上述规定第5条第2款第(三)项规定的情形,所以,C表述正确。
D项:同理,由于上述规定第5条第2款第(六)项所规定的即为“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因此,D表述正确。综上,本题的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抵押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种类中的主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都是主犯

D、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正确答案:C

第6题:

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正确答案:B
6.【答案】B 【考点】.共同犯罪【解析】 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丙是帮助犯,因此该共同犯罪属复杂共同犯罪.A项正确,故意杀人罪不是必要共同犯罪,即不是必须表现为共同犯罪的犯罪.因此,B项错误.甲、乙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故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故C.项正确.,丙是帮助犯,帮助犯一般认定为从犯,故D'项正确;

第7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可以与单位构成共同犯罪B.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根搪《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并没有特指自然人。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具体而言,共同犯罪的主体即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后两种情况可称之为单位共同犯罪,对其处理既要根据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也要考虑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所以A是正确的。
《刑法》第27条规定了“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正确,但没规定对主犯要从重处罚,B错误,应选。
《刑法》第25条第二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D正确。

第8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A.3人以上共同犯罪

B.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特殊情况下,可以是过失犯罪

D.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按照他们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单独中止的,其效果不及于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B.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归于未遂的,则帮助犯或者教唆犯也成立未遂 C.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中止的,帮助犯或者教唆犯也必定成立中 D.聚众犯罪属于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
中止的效果只及于中止人本身,A项正确。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归于未遂的,则帮助犯或者教唆犯可能成立未遂或者中止,B项错误。如果实行犯中止的,帮助犯或者教唆犯可能是未遂或者中止等,C项错误。聚众犯罪未必均成立共同犯罪,例如对于只处罚首要分子的聚众犯罪,如果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时,就不成立共同犯罪,D项错误。

第10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参加的犯罪B.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织在一起的,是犯罪集团C.犯罪集团是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D.刑法理论上,对共同犯罪成员的分类一般是主犯、从犯、教唆犯、胁从犯


正确答案:ABD
共同参加犯罪如果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构成共同犯罪;犯罪集团要求组成较为固定的组织;对主犯和从犯是按照行为人在犯罪中的作用进行的划分,而教唆犯和胁从犯是按照行为人犯罪行为的性质进行的分类,所以选AB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