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别说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

题目
问答题
请分别说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其实,过不过西方的情人节、怎样过是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博美人一笑”,即使大大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也要“打肿脸充胖子”,或者将感情与金钱挂钩,形成攀比风气,则实在有违“见证爱情”的初衷,也背离了情人节的美好祝愿。如果商家能为消费者多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质价相符的服务,结局便会皆大欢喜,情人节的内涵也不会被加速异化。

上面这段话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

A.情人节不需要昂贵的礼物

B.情人节在中国正在疏远其内涵

C.情人节的真谛体现在情人间的真心诚意上

D.情人节在中国的发展传播不应偏离其本质


正确答案:D
文段的前两句指出,耗费大量的金钱为情人过情人节有违情人节的初衷。尾句则讲述如果商家能将价格降下来,不但能减轻情人节消费者的负担,还能促进情人节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商家也将赢得长远利益。否则情人节将会丧失其真实内涵,过情人节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作者的言外之意即为现阶段情人节高昂的花费抑制了其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偏离了其本质。D项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为正确选项。

第2题:

请分别说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


正确答案: 公历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第3题:

节日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是老百姓过自己选择的,如果仅仅因为西方有个情人节,我们就要硬弄一个自己的情人节,这反而没有必要;如果年轻人都喜欢,庆祝的人多了,自然变成了节日,那样形成一个“中国情人节”,高挂在七夕节或其他什么节的名头下,倒也无所谓,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已从根本上保护了传统的节日文化,否则就要被牛郎织女笑话的。所以,以那个改让“七夕”顺其自然地发展。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老百姓不会接受照搬照抄来的“中国情人节”

B.“中国情人节”要让人接受还需要很长时间

C.给“七夕”扣上“中国情人节”的帽子起不到保护传统节日的作用

D.为了保护传统七夕节,就要让它自然发展成国人心中的“情人节”


【答案】D。
解析:材料为因果结构,“所以”后为材料重点,七夕应顺其自然地发展,选项D是对该句的同义转述。故选项D正确。

第4题:

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是:()

  • A、3月14日;7月7日
  • B、2月14日;7月7日
  • C、4月14日;7月7日
  • D、5月14日;7月7日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情人节
情人节是西方各国共同的节日,源于古罗马纪念基督徒瓦伦丁的“圣瓦伦丁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成为今日的情人节,节日前后情侣互赠礼物,已婚者及亲朋好友往往也互送小礼品。

第7题:

西方的情人节是2月17日,中国的情人节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又叫七夕,王母娘娘准许牛郎织女通过喜鹊搭建的鹊桥来相会。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和其他\\\"洋节\\\"一样,谁也说不清西方的情人节是从何时传人了中国,在当代都市里,这个情人节的热闹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洋节\\\"的备受追捧与传统民俗的冷清寂寥,让人顿觉一丝悲哀。 这段文字中作者最想说的是( )。

A.西方的情人节传人中国的时间

B.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

C.西方情人节与中国传统情人节的比较

D."洋节"受追捧,传统节日受冷落


正确答案:B
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从作者对洋节受追捧与传统民族受冷落这种现象的态度,即“悲哀”可知,作者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受到民众的重视。因此本题应该选B。
[常见解题误区]这段题目可能有考生会误选为D。问题在于没有明确题目要求,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而没有论述作者说这段话的目的所在。A项不是重点,C项其实是对D项概括。同义替换法,也可以把CD排除。

第9题:

韩国一年有12个情人节,那么5月14日是韩国的什么情人节?


正确答案:玫瑰情人节。

第10题:

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正确答案: 农历7月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