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东华公司生产某种产品,该产品的价格方程为P=600-30x,销售成本方程为TC=1000+30x2(P表示单位售价,

题目
问答题
假定东华公司生产某种产品,该产品的价格方程为P=600-30x,销售成本方程为TC=1000+30x2(P表示单位售价,x表示销售量,TC表示销售成本) 要求:计算产品的最优销售价格、最优销售量和获得的最大利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除去固定成本外,该产品每单位成本为5元,市场售价为10元,若要达到5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


答案:7万件

第2题:

已知单位产品售价为p,年固定成本为CF,单位变动成本为CV,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为T,则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

A.CV/(CF-T)p

B.(CF+CV-T)/p

C.CF/(p-CV-T)

D.p(CF+CV)/T


正确答案:C

第3题:

已知单位产品售价p,年固定成本为Cf,单位变动成本为Cv,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为T,则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A、P(Cf+Cv)/T

B、Cf/(P-Cv-T)

C、(Cf+Cv-T)/p

D、Cv/(Cv-T)/p


参考答案:B

第4题:

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含单位产品税金等)为600元、销售价格为1600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6000件。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 )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C.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D.生产产品的需求量

答案:A,B,C
解析:
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固定成本、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第5题:

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为V,生产成本为E,运输成本为T,农业经营利润P可表示为(  )。

A.P=V+E+T
B.P=V-E+T
C.P=V-E-T
D.P=V+E-T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理论前提。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为V.生产成本为E,运输成本为T,农业经营利润P四者之间的关系为P=V-E-T。

第6题: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单位售价为3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00元,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4000元,当盈亏平衡时销售量为()

A、40

B、50

C、60

D、80


参考答案:A

第7题:

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为V,生产成本为E,运输成本为T,农业经营利润P可表示为()。

A:P=V+E+T
B:P=V-E+T
C:P=V-E-T
D:P=V+E-T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理论前提。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为V,生产成本为E,运输成本为-,农业经营利润P四者之间的关系为P=V-E-T。

第8题: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15万元,除去固定成本外,该产品每单位成本为5元。若此产品市场售价为7.5元,则盈亏平衡点时的销量为()。


答案:6万件

第9题:

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为V,生产成本为E,运输成本为T,农业经营利润P可表示为()。

A:P=V+(E+T)
B:P=V-(E+T)
C:P=V-(E-T)
D:P=V+(E-T)

答案:B
解析:
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假设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因此,某个农业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产品的销售价格(V)、生产成本(E)和运输成本(T)三个因素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P=V-(E+T)。@##

第10题:

甲公司拥有一项专利技术(W技术),该技术应用于A产品的生产。拟对该技术进行评估,采用估算法确定其收益额,假设有如下三种情形:
(1)甲企业的A产品在使用W技术前后的单位销售价格和单位成本不变,使用W技术后A产品的销售量为100000件,未使用W技术时A产品的销售量为60000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8元/件,成本为3元/件,所得税税率为25%。
(2)甲企业的A产品在使用W技术前后的销售量和单位成本不变,使用W技术后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1.5元/件,未使用W技术时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8元/件。A产品的销售量为60000件,成本为3元/件,所得税税率为25%。
(3)甲企业的A产品在使用W技术前后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不变,使用W技术后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5元/件,未使用W技术时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3元/件。A产品的销售量为60000件,销售价格为8元/件,所得税税率为25%。
经测算,前5年保持目前的增量收益水平,后5年每年可获取的增量收益为8万元。假设根据企业的资金成本率及相应的风险率,确定其折现率为10%。
已知:(P/A,10%,5)=3.7908;(P/F,10%,5)=0.6209。
要求:
<1> 、采用估算法分别计算确定上述三种情形下无形资产的增量收益额。
<2> 、假设无形资产的增量收益额用三种情形下的平均值表示,计算W技术的价值。
<3> 、请简述增量收益法的适用情形。


答案:
解析:
情形一:增量收益额=(100000-60000)×(8-3)×(1-25%)=150000(元)
情形二:增量收益额=(11.5-8)×60000×(1-25%)=157500(元)
情形三:增量收益额=(3-0.5)×60000×(1-25%)=112500(元)

无形资产的平均增量收益额
=(150000+157500+112500)÷3
=140000(元)
=14(万元)
W技术的价值
=14×(P/A,10%,5)+8×(P/A,10%,5)×(P/F,10%,5)
=14×3.7908+8×3.7908×0.6209
=71.9(万元)

增量收益法通常是在市场上无法获得许可费率数据或许可费率数据不可靠的情况下采用。增量收益法多用于评估两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即可以使企业产生额外的现金流量或利润的无形资产,以及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无形资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