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比较普遍使用的,代表着工资改革方向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我国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比较普遍使用的,代表着工资改革方向的是()。
A

计件工资

B

计时工资

C

浮动工资

D

结构工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二次重要的工资改革是在()年进行的。

A.1983

B.1984

C.1985

D.1986


正确答案:C

第2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企业工资支付方面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制,其中最主要的是

A、《劳动法》

B、《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C、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D、《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简述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方向。


参考答案:

一、行政划拨方式是否还需要保留?
二、对土地使用权的各种出让方式的适用范围应作出明确的限定。
三、土地租赁市场如何进一步发育?
四、原划拨用地,如何逐步纳入到新的土地使用制中来。


第4题:

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 A、"小工资、大奖金"
  • B、使工资居职工收入的主导地位
  • C、逐步取消奖金
  • D、不断扩大福利的比重

正确答案:B

第5题:

1985年工资改革前的“标准工资”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工资改革前的“标准工资”,一般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标准表中的级别工资,但有保留工资的离休老干部,其标准工资中含保留工资。

第6题:

1956年我国国家机关工资改革后,建立起()。

A.供给制

B.职务等级工资制

C.结构工资制

D.职级工资制


正确答案:B

第7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 )等方面。

A.管理体制改革
B.人事制度的改革
C.工资制度改革
D.事业法人制度的建立

答案:A,B,C,D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事业法人制度的建立等方面。

第8题:

1993年8月14日()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保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B、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

C、工资改革方案

D、多数完整制度中的一个完整


参考答案:D

第9题:

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增加了哪些离休费?


正确答案: 离休人员自1993年工改至2006年6月30日,历次调资都是比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办法增加离休费,共分两大部分。
㈠调整标准增加离休费:执行新人退字〔1997〕207号、新政办〔1999〕139号、新政办〔2001〕47号、159号、新政办发〔2003〕152号、新人发〔2004〕37号、新人函〔2005〕246号文件,调整工资标准,增加了离休费。离休费具体项目中,增加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㈡两年正常增加离休费:执行新政办字〔1996〕12号、新工改办字〔1999〕06号文件,于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比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按新工资标准增加了一个职务工资档次的档差(含原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系数)增资额。离休费具体项目中,增加了“正常增加离休费”。2006年7月1日改革工资制度时,离休人员按照新政发〔2006〕79号文件规定的职务(职称)平均增资标准,增加了离休费。

第10题:

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1)明晰国有企业产权,为“企业自主分配”塑造自我约束机制
2)培育劳动力市场,为“市场调节工资”勾搭运作的“舞台”
3)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接应市场工资对企业内部分配的调节
4)建立“工资集体谈判”机制
5)把按劳分配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6)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间接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