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珠三角周边()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

题目
多选题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珠三角周边()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
A

山地

B

平原

C

丘陵

D

森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原因有()。

A.生存性资源压力

B.基础性资源危机

C.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D.科学决策亟待加强


答案:A B C D

解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尽管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但总体而言,资源约束压力持续增大,环境污染仍在加重,生态系统退化依然严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逆转。已建各类保护区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布局不够合理,生态保护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且严格性不足,尚未形成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才能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并逐步得到改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2题: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指出,到()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A.2018

B.2020

C.2025

D.2030


答案:D

解析:《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第3题:

以下哪项不是《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严守要求()。

A、明确属地管理责任

B、加强组织协调

C、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

D、实行严格管控


答案:B

第4题: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 ,规划区域已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应将( )作为生态空间的核心部分。
A 总量管控
B 环境质量改善
C 生态保护红线区
D 环境保护要求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属于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的有( )。

A.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B.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C.国士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
D.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答案:A,B,D
解析: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规定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包括:(1) 健全法律法规; (2) 完善标准体系; (3)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4)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5) 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6) 完善经济政策; (7) 推行市场化机制; (8)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 健全政绩考核制度; (10)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详见教材PI67~PI69。 选项C属于主要目标。

第6题: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原则有()。

A.科学划定,切实落地

B.坚守底线,严格保护

C.部门协调,上下联动

D.尽快落实,飞速达标


答案:ABC

解析: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基本原则

——科学划定,切实落地。落实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科学评估,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系统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坚守底线,严格保护。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强化用途管制,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破坏。

——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技术规范和政策措施,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体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划得实、守得住。


第7题:

依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
B、空间规划编制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基础,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
C、可逐步推进生态移民,有序推动人口适度集中安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减小生态压力。
D、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要实行终身追责,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答案:C
解析:
考前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第8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必须对三大空间进行差异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修订或放弃单一保护红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确划定范围
B、明确属地管理责任.
C、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边界
D、有序推进划定工作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B、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C、实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与修复,作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
D、分区分类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采取人工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措施,改善和提升生态功能

答案:B,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