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道”的前提,“道”是“德”的归宿。

题目
判断题
“德”是“道”的前提,“道”是“德”的归宿。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霸道有远德,无近功;帝道有近功,无远德。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哪一项属于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的符合规律?()

  • A、德道律
  • B、德富律
  • C、德识律
  • D、德福律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关于“德”的说法中,符合古代典籍“道德”之“德”本意的是( )。

A.“德”为心声

B.“德”为失去的意思

C.“德”乃对道的认识和把握

D.“德”即信仰


正确答案:C

第4题:

哪一项研究的是个人的道德感情的发展变化规律?()

  • A、德福律
  • B、德富律
  • C、德识律
  • D、德道律

正确答案:B

第5题:

什么是道与德?


正确答案: 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形在三清众神面前,不论贵贱、贫富、聪愚,一律平等。道教强调,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教,都能够学道、得道。《老子想尔注》把“道”说成是“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词一耳”。《混元皇帝圣纪》也有类似的说法:“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这是把太上老君看成了“道”的化身。
“德”和“道”是一个整体,成为道教教义的核心。《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指的是这个“德”。《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更要积德。《道教义枢•道德义》说:“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说,凡是符合“道”的准则的,便是“有德”;凡是违反“道”的准则的,便是“无德”。《西升经•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按照“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强调,修身、治家、统治天下,都应该修道,从而使“道普德溢”,以达到太平和仁爱。道教将“德”按态度区分为“阴德”和“阳德”二类。所谓“阴德”,是指个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谓“阳德”,是指个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阴德”密惠,“大以及于人,小以及于物,修身积德”。

第6题:

品德的四大规律中,关乎品德和科教事业的内在联系的规律是:()

  • A、德富律
  • B、德福律
  • C、德识律
  • D、德道律

正确答案:C

第7题:

哪一项是关于每个人的道德需要、行为、意志与社会所奉行的道德优劣的道德规律?()

  • A、德富律
  • B、德识律
  • C、德福律
  • D、德道律

正确答案:D

第8题:

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B

C

D


D

第9题:

道与德的区别?


正确答案:“道”与“德”是分开使用的。
“道”:①偏重于客观方面,指街道和道路。
②后来演变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或规律。
③以后又引申为应该遵循的原则、规范或途径等。
“德”:①偏重于主观方面。是指人在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得。
②“道”是外在的行为为准则,“德”是内心的收获。《管子》、《庄子》、《荀子》,其含义主要是指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有时也指善意恶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风尚习俗等意思。

第10题:

哪一项是品德的四大规律中关于品德和经济的内在联系?()

  • A、德道律
  • B、德识律
  • C、德富律
  • D、德福律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