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区别及所需要的语言学知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区别及所需要的语言学知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OCR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它属于人工智能中的()。

  • A、指纹识别
  • B、模式识别
  • C、文字识别
  • D、机器翻译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述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是以机械电子的运动来表现人类思维的某些功能和作用。计算机是人工智能的具体存在方式。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着本质的不同:
(1)物质承担者不同,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是人脑神经系统,人工智能的物质承担者是物理元器件。
(2)二者的性质不同,意识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产生,具有社会性和主体性,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电脑不具备意志、情感,只会按照固定的程序行事。它永远是工具。
(3)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意识蕴藏的巨大的创造力。

第3题:

简述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意识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人工智能是非20世纪中期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它是指电子计算机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人工智能深化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这个原来唯一的意识器官中分化出来,电脑是人脑的延长,是人脑的助手和有益的补充,它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但不能由此否定人工智能和人脑之间的本质区别。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种机械的物理过程,它不具有意识的特征,它无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人工智能是机器进化发展的结果,它可以服务于社会,但它本身没有社会性;电脑是人脑的助手和补充,但它自身提不出任何一个问题,电脑必须接受人脑的指令按一定程序进行工作;电脑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脑的进化和发展。以上这些人工智能不同于人脑的特征表明:人工智能作为人脑的延伸,它可以取代、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功能,但本质上、整体上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过人类。那种认为机器人将超过人奴役人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最终将超过人、全面取代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5题:

简述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区别及所需要的语言学知识。


正确答案:人工智能.也叫智能机器人,它能理解人说的话和像人一样说话,不但能自动翻译.回答问题.执行人的语言指令,而且能够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随时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作出文字形式或语言形式的报告.这种技术除了需要语汇.语法.语义语境等语言学本体知识的支持,还有赖于跟生理学,心理学相关的人类抽象思维模式和语言生成机制等更广泛的语言学研究支持.

第6题:

什么叫机器翻译?简述机器翻译的历史。


正确答案: 机器翻译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语言的语句自动或半自动地转换成语义与之相等的另一种语言的句子。
①机器翻译的草创期: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启示着人们考虑翻译技术的革新问题;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以《翻译》为题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的问题;1954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机器翻译实验,把几个简单的俄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接着,苏联、英国等也进行了机器翻译实验,机器翻译研究出现热潮,此时的机器翻译的过程与解读密码的过程相类比,可读性差,难以实用;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了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并于1966年发表了《语言与机器》的报告,对机器翻译持否认态度,使得机器翻译研究陷入低潮。
②复苏期。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复苏的局面,在美国、法国、加拿大都出现了一批实验性的机器翻译系统。③繁荣期。20世纪70年代末,机器翻译进入繁荣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是机器翻译走出实验室,迈向了实用化。机器翻译的繁荣期是以1976年加拿大开发的实用性机器翻译系统正式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标志的。这以后,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实用化的机器翻译产品,投入市场。我国是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开展机器翻译的国家。与国外机器翻译历史相比,还经历了停滞期。具体来说,1956—1966年是草创期;1966—1975年是停滞期;1975—1987年是复苏期;1987年到现在是我国机器翻译研究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是以“译星1号”的问世为标志的。我国的机器翻译也迈向了实用化和商品化的阶段。

第7题:

简述面向人的语言学知识和面向计算机的语言学知识。


正确答案:语言信息处理:人类的语言叫自然语言,用于计算机来或者说是达成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语言沟通叫做语言信息处理.
语料库语言学: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让计算机来处理从成千上万的语言材料中去统计和发现某些有用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把经过概率统计得出的知识作为计算机需要的知识,而不依赖于人所制定的原则和圾.规则的语言学知识,采用这种倾向的也就是所谓基于经验的信息处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叫做语料库语言学或工程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指沿着原有的语言学研究方向继续努力,把提供给计算机的语言学知识搞得更细致.更严格,更严密,比如建立词义的搭配关联系统,建立形式化的语法构造模型,建立语句结构的论旨关系柜架,建立话语的语气标志等.也就是说,仍然把语言学的原则和规则作为计算机的需要的知识,采用这种研究倾向的就是所谓的基于规则的信息处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语言学就是理论语言学或科学语言学.

第8题:

支持决策的核心技术是( )。

A.数据库技术、人机对话

B.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C.高级语言、文件管理

D.人机对话、模型管理、人工智能应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支持决策的核心技术是人机对话、模型管理、人工智能应用。

第9题:

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语言观的差异,在社会语言学之前无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还是结构主义语言学,都更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探索和研究,忽视语言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忽视社会因素对于语言的巨大影响)
具体来说,社会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点:
第一,社会语言学打破了以理想的说话人的话语为分析材料的旧传统,而以实际运用中的活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点我理解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偏向于"言语"研究,而传统语言学则专注于"语言"研究)
第二,传统语言学主要研究书面语或有文化教养的人说的语言,社会语言学则一视同仁地把各种社会阶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当做研究对象,同各种所谓高雅,纯正的语言加以比较。
拉波夫不承认社会语言学之外的语言学,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不能分开,不能有离开社会的语言学,语言学都是社会的,语言与社会是不能分开的。拉波夫的观点很极端,很少有人同意他。

第10题:

机器翻译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