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国家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取得,构成说认为()。

题目
单选题
关于新国家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取得,构成说认为()。
A

须经新国家明示宣告成立后才能取得

B

须经既存国家的承认才能取得

C

须经联合国的接纳才能取得

D

只要有新国家业已存在的事实就可取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学说中哪些是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的()

A.宣告说

B.主体资格说

C.国家承认说

D.构成说


参考答案:A, D

第2题:

跨国公司有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资格,也具有国际法的主体资格。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下列各项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是()。

A、非政府组织

B、国家

C、政府间国际组织

D、争取独立的民族


参考答案:A

第4题:

( )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是现代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已为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而( )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实际上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但是( )、( )都不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


正确答案:国家;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个人(自然人)、法人

第5题:

为什么说争取独立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正确答案: ⑴争取独立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是在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二战后逐步被确认的。
⑵这些民族尽管在其历史发展中尚未取得独立,但是,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它们都有权建立而且将最终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
⑶这些争取独立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在一定范围上具有参与国际关系和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⑷争取独立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但与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相比,其法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第6题:

下列各项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是()。

A香港、澳门和台湾

B争取独立的民族

C国家

D联合国


A

第7题:

简述个人有无国际法主体资格。


正确答案: ⑴传统国际法认为国家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不直接作用于人。
⑵外交代表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但这是由于他们具有国家代表的身份,而不是由于他们的私人身份。如果没有国家的权利或者他们不是外交代表,就不能享有这些权利了。
⑶在一些国际公约中,有关于保障基本人权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法能直接赋予个人以基本人权,而是由国内法加以规定和赋予的。国际公约上有关基本人权的规定,意味着缔约国确认个人享有某些权力,并承担国际公约的义务,赋予和保障个人的某些权力。
⑷国际法关于惩处个人国际犯罪行为的规定,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国际法庭对犯有国际罪行的个人有实施惩处的权利,而罪犯所属国则负有不得保护和干涉的义务。
⑸关于规定个人在国际法庭上诉讼权的条约甚少,而且有着某些地区的特殊性质。因此并没有形成普遍的国际法规则。从国际实践来看,重要的国际法庭是排除个人的诉讼权的,个人不能充当国际法院的当事方。
因此,个人不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

第8题:

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参考答案:

(1)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有独立参与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所谓在“一定范围”内,是指在其组织约章规定的职权范围之内,在此范围之内,有权参加国际法律关系。具有与其成员国相区别的法律人格,是一种自成一类的国际法主体。
(2)国际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国际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国际组织有权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交往,建立正式关系,派遣和接受外交代表,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享受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等。像联合国这样一类国际组织,还享有直接提起诉讼和要求赔偿的能力。


第9题:

下列学说中哪些是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的()

  • A、宣告说
  • B、主体资格说
  • C、国家承认说
  • D、构成说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论述传统国际法上国家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


正确答案: 传统国际法上国家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有五种:
①先占,即国家对无主地的发现并实行有效统治的结果而取得领土主权。例如,中国取得钓鱼岛、南海诸岛等领土就是先占的结果。
②时效是一国对别国领土长期平稳行使管辖权的结果而取得该领土主权。
③添附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使国家领土有了新增加。例如河流人海口形成三角洲或围海造田等都会使国家领土面积扩展。
④割让是国家通过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别国,从而使受转国取得领土主权。
⑤征服是以武力对别国领土的兼并。这种方式是现代国际法所禁止的,因为这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破坏,是非法使用武力的结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