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谈幼儿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题目
问答题
联系实际谈谈幼儿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
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应注意:
(1)刺激丰富化原则。
(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
(3)形式立体化原则。
(4)空间渗透式原则。

第2题:

简述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措施。


答案:
解析: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第3题:

不属于婴幼儿多动的危害是()。

A.容易疲劳

B.注意力分散

C.活动过度

D.情绪冲动


答案:A

第4题:

保教人员对婴幼儿吃手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分散婴幼儿注意力
  • B、不予理睬
  • C、恐吓
  • D、嘲笑

正确答案:A

第5题:

驾驶舱注意力分散的三种类型是()

  • A、人际关系性注意力分散、工作性注意力分散以及生活性注意力分散
  • B、视觉固着、执行检查单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以及操作性注意力分散
  • C、营运性注意力分散、非营运性注意力分散以及生理性注意力分散

正确答案:C

第6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1)教学力求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或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具。
(2)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教师利用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这是将内部外部动机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教学的最好方法是,让幼儿活动成功的体验,当幼儿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滋味时,就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
(3)恰当地运用评价,及时反馈,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对幼儿来说,恰如其分的评价最为重要。以奖励为主是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过多的批评、惩罚可能导致幼儿产生习得性无助,逐步丧失学习动机。
(4)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正确归因。管理的归因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与坚持性,而错误的归因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把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
其次,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归因模式,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幼儿树立自我概念。
(5)制定具体、明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差,更不善于独立地提出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在儿童的游戏、作业、劳动等活动中,不断向儿童提出各种具体而适当的要求,鼓励幼儿坚持把每件事情做完。值得注意的是,对幼儿的要求必须是力所能及的,是通过幼儿的努力能够达到的,而非是高过他们能力的。

第7题:

简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答案:
解析: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3)无关刺激的干扰;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措施: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第8题:

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口语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幼儿口语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激发儿童言语交往的需要。儿童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为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亲子之间的言语交往,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师生间的言语交往。
  (2)讲究教法。儿童学习语言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模仿有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种,要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提供正确的榜样;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强化原则多用于指导孩子学习说话、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
  (3)鼓励言语创造性。儿童学习、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不可低估。在言语活动中,把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根据儿童自己的经验去创造。
  (4)培养“前读写”兴趣。幼儿期在书面语言方面处于准备期。在为读写做准备中,应以培养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儿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第9题:

因执行检查单时机不当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可定义为()

  • A、非营运性注意力分散
  • B、营运性注意力分散
  • C、生理性注意力分散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的活动?


正确答案: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水平很低一般只能集中注意3-5分钟。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优有了一定的发展,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注意集中的时间延长到15分钟左右。组织幼儿活动中,针对幼儿注意特点,教师应当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