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

题目
单选题
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Ⅰ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I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60s,试问,该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a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74 (B)0.090
(C)0.093 (D)0.100


答案:C
解析: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3.7-1,amax=0.12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3.7-2,Tg=0.45s
Tg1=0.6sg=2.25s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8条第1款,η2=1.0,γ=0.9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图3.3.8,地震影响系数在曲线下降段,

第2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该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60%,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 二级,一级
B. 二级,二级
C. 三级,二级
D. 三级,三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3条,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根据《高规》第3.9.3条表3.9.3,可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认真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字;
  ②根据《高规》第8.1.3-3条和表3.9.3,确定框架的等级为二级。

第3题:

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抗震设防烈度为()度的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下列关于建筑抗震设计叙述中,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设计地震分组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对应抗震设防的三个地震水准
B、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所对应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
C、设计特征周期可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取
D、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1.6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A项,设计地震分组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与设防地震等级不存在对应关系;B项,根据第3.2.2条表3.2.2,抗震设防烈度为7的抗震设防烈度,其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0.15g),不同地区对应取值0.10g或0.15g;C项,根据第5.1.4条表5.1.4-2,设计特征周期根据地震分组与场地类别确定。

第5题: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I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需先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向。试问,抗震设计时该结构必须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即与X轴正向的夹角,按逆时针旋转),应为下列何项所示?
(A)0°、90° (B)30°、90°、150°
(C)0°、30°、60°、90° (D)0°、30°、60°、90°、120°、150°


答案:D
解析: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2条第1款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条,答案(D)正确。

第6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



2.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10
B. 260
C. 370
D. 590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1条规定,计算过程如下:由于



根据第5.2.1条表5.2.1可得,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δn=0.08T1+0.07=0.08×1.10+0.07=0.158。根据第5.2.1条式(5.2.1-3)计算,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为:△F10=3750×0.158=593kN。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某五层档案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17.以下关于该档案库抗震设防标准的描述,哪项较为妥当?(  )

A.按8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B.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答案:C
解析:
已明确为标准设防类,因此,应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时,才需要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因此,答案AB两项不准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8度和9度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因此C项的描述较为妥当。

第8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6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且小于80%。试问,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宜为下列何项?(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第3款规定,当框架部分承担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较大,框架部分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进行设计,结构适用高度应有所降低。故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选取。
根据第3.9.2、3.9.7条及条文解释,Ⅲ、Ⅳ场地属于对结构抗震不利地段,对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15g的丙类建筑,故内力计算时的抗震等级不提高,仅提高抗震构造措施。
计算分析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高度小于60m的7度设防条件下的框架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查表3.9.3可得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第9题:

以下关于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说法,( )是正确的。

A.6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
B.7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
C.8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
D.9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50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房屋高度2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Ⅱ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该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

假定,该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8s,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楼层地震剪力、重力荷载代表值和楼层的侧向刚度见表。试问,水平地震剪力不满足规范最小地震剪力要求的楼层为下列何项()


A.所有楼层
B.第1、2、3层
C.第1、2层
D.第1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5.2.5,抗震设防烈度8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查表5.2.5得: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为0.032。
根据第5.2.5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各层的地震剪力系数λ,各楼层地震剪力系数λ如题解表所示:



由表可知,第1层、第2层均不满足规范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要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