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拍摄动体时控制快门速度?

题目
问答题
怎样在拍摄动体时控制快门速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体育照片或视频拍得是否成功,快门速度往往是关键。因此,快门速度调得越快,便越能拍好动体。()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怎样在秋季拍红叶?


正确答案: 秋风送爽,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正是拍红叶的好时节。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和吉林省的东部山区,以及北京的香山等地,都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红叶的好去处。
晴朗的天气,红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明丽透剔,显得更加鲜艳夺目,如果在侧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秀美多姿。所以要利用上午或下午的早些或晚些时间拍照,在这段时间里,色温低。更容易表现出红叶瑰丽迷人的色彩。在阴天散光的照明下,红叶显得柔和妩媚也别有一番风味。红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由于颜色深浅不一,亮度不同,曝光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在拍摄红叶时,并非所拍的秋叶都是千篇一律的红色,有时间杂着金黄,黄绿的叶子,因此要根据所拍树叶的主要颜色,随时调整曝光。画面的选择安排,是拍摄红叶需要认真对待的。象拍摄花卉一样,背景对突出红叶的表现,起着重要的陪衬作用。如果选取一个局部或少数几片红叶为拍摄对象,更应该把背景处理得十分得当,才能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假如你别出心裁地利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出红叶在秋风中瑟瑟抖动的姿态,也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拍摄红叶,往往离不开偏光镜,中灰滤镜和色温校正滤光镜。
偏光镜可以消除红叶表现反射的白光,使红叶更加浓艳,如果利用天空作背景,偏光镜还可以压低天空的色调,使天空变蓝,映衬出的红叶更加绚丽。
中灰滤镜,能减少光通量,在用较慢速度的快门时,由于红叶本身亮度高而无法使用大光圈时,中灰滤镜将能帮上大忙。
校正色温滤光镜,可以强调清晨、傍晚的暖调色彩或阴天、雨天冷调色彩,便于丰富红叶的表现。

第3题:

怎样拍新闻照片?


正确答案: 新闻照片,就是用照片的形式报道新闻。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能达到“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的宣传效果。要拍出具有鲜明特色新闻照片,首先必须深入生活,注重新闻事实与新闻形象的调查,观察,注重典型性瞬间的选择与捕捉。同时,还要表现好现场的气氛和人物情感。这就要求拍摄者在拍新闻照片时,尽可能做到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
求新:即求题材、内容的新鲜,形式的新颖。应是新近发生的事物,是党的大事,人民群众关心的大事,具有社会新闻价值。表现形式要新,拍摄时尽量避开以往的构图形式,给人以新鲜悦目之感。
求真:即求事实的真实,形象的真实。也就是说,要真人、真事、真现场。
求活:即活的形象、活的气氛。作为拍摄者在现场采访时,有两种手段可获得这种“活”的照片:一种是,不干涉事物的发生发展,任其自然,选择好拍摄角度后进行观察,等待,抓拍事物发展的高潮;另一种是,在现场进行适当的组织,并把采访意图告诉被采访者,请其给予积极配合。拍摄成功的关键在于,拍摄者此时对所拍对象的认识程度和主观抓拍意识的强弱,若两者兼有的话,就可在被摄对象还未觉察时,抓拍到现场气氛,具有活力、感人、自然、真实,能给人以和激励和奋发力的好新闻照片。
求情:即求感情和情趣。通过照片传达真情实感,描绘性格特点,是新闻照片表现人的重点。这种情感和特点,要跟新闻反映的主题相一致。这样,可以加强新闻照片的价值分量。
求意:即求深刻的含意和意境。要使新闻照片的画面、构图、人物的情感,情趣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有了好的新闻照片还要有妙文相配,使图文相映成趣。图片说明,文字要生动,简练,概括力强,要把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由来及结果交待明确,不能有含糊的地方。有时,还可为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标个题名,就象画龙点睛一样。

第4题:

使用闪光灯时,怎样选定快门速度与光圈大小?


正确答案: 通常使用的电子闪光灯可直接插于相机的热靴或附件插座上,当没有触点时就要用闪光灯连结线(同步线)将闪光灯与相机的相应插孔连接,并调整好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相机上的闪光同步机构一般用“X”表示。电子闪光灯如是用于镜间快门的相机,则不必再考虑用哪档快门速度,因闪光灯发光的时间比快门开合的时间要短暂得多,闪光时间都在1/1000秒以上,故不论用哪一级快门(快门时间一般不会短于1/500秒),只要光圈相同,感光量就是相同的,因此在室内或黑暗处拍摄时不必考虑快门时间,但在日光下作为辅助光用时要考虑快门时间。当闪光灯用于帘幕快门的相机时,选用快门时间一定要用该相机上所标注的同步时间(如美能达X300型相机标注的闪光同步时间是1/60秒)或低于该时间,这样才能在快门开启处于最大或接近最大状态时闪光,否则会造成曝光不足或在胶片上只有一狭条感光的现象。
由于用闪光灯拍照时曝光量的多少只能用光圈大小来调节,不能用快门速度来调节,因而选择合适的光圈是至关重要的。光圈的大小取决于闪光灯的亮度和闪光灯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每个闪光灯上都标有一个代表其亮度的数字,如12、16、18、24、28等,称为闪光指数,根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及拍摄距离就可求出该用多大的光圈。
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拍摄条件下,光圈大小也要作相应调整。例如,利用反光罩大角度(90°)拍摄时,光圈应比计算值放大1级;当主灯与分灯同时使用、夜间室外拍摄或拍摄深色物体时,光圈要放大1~2级,拍摄明亮的房间,因环境基础光较亮,光圈应缩小1级;而拍摄小房间时,光圈应比计算值缩小半级,等等。

第5题:

怎样拍摄动感的摩托车?


正确答案: 一幅具有强烈动感的摩托车照片会倍受年轻骑士们的赞赏,如欲拍摄这样的画面并不难。拍摄具有动感的照片须采用追随摄影法。摄影者双手持稳相机,使相机的取景器紧紧套住摩托车,与摩托车同方向同速度转动,摩托车将从面前飞驰而过时,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必须注意的是:
1.当开始追随摩托车时,可将快门的第一行程按下,达到一触即发的状态,需要曝光时只要轻轻再往下一按即可。
2.双脚站稳,以腰部为园心,用双肩的转动带动相机转动,转动应平稳。
3.按下快门时相机不能停止转动,否则将前功尽弃,没有动感。最好配用焦距在100mm以上的镜头或变焦镜头,快门速度可根据摩托车的速度定在1/60~1/250秒之间,快门速度过慢,追随技术不易掌握,反之则动感不强。摄影距离也不可过近,否则动体速度相对来讲会过快。追随中进行调焦很困难,事先可根据摩托车运动路线进行目测调焦,为此光圈不宜开的太大,以F11左右为宜。
摩托车司机为了克服拐弯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身体及车辆须向内侧倾斜,重心较低,这样的画面可充分表现惊险的气氛和骑士的勇敢精神。摄影者可在拐弯处进行追随拍摄,场地可选择操场等空旷的地方,摄影者和司机都必须注意安全。为了增强动感应尽量利用地面的野草等前景,也不妨采用俯摄角度,用地面做背景。如欲表现尘土飞扬的气氛,可选择裸露的场地,并利用逆光或侧逆光来烘托气氛。如果车轮能溅起地面的积水,画面会更加动人。

第6题:

动体摄影中,动体与照相机呈90度时,快门速度用1/125秒,当动体与照相机呈0度时,快门速度用多少()

  • A、1/30秒
  • B、1/60秒
  • C、1/250秒
  • D、1/500秒

正确答案:A

第7题:

怎样拍树挂?


正确答案: 树挂:也叫“水气花”,山里人把它叫“雾松”,是我国北方冬季的独特景色,树挂最多、最美、最著名的地方,要算松花江畔。每逢隆冬季节,北国江城的吉林市江沿有如“一夜寒风吹,万树银花开”的景象。树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但是拍好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必须要了解树挂出现的规律。从新年到春节前后,这期间天气冷,没完全封冻的江河和温泉里蒸气,遇到冷风便可以在树枝上凝结成树挂。在我国高纬度的东北,西北地区,甚至在较低纬度地区,只要水气条件好的地方都可以见到。但是,景色之浓,持续时间之长,出现次数之多,吉林市当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从丰满发电厂到吉林市二十多公里这段江滨,景色最为壮观。寒江雪柳、玉树银枝,如此引人入胜的佳景,是因为丰满发电厂流入江里的水温超过零度,使这段江面的水温同气温差距增大,为形成树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什么时间出现树挂,一天里什么时间树挂最美呢?就吉林市而言,只要傍晚刮西南风,江面上有雾气出现,第二天准有树挂。有树挂的时候,一般只能保持在日出后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时的树挂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动人。拍摄时机的选择也是照片成败关键,拍早了,能见度差,树挂不够鲜明剔透;拍晚了,由于气温增高和太阳光的照射,树挂就会因融化而脱落,如果遇到茫茫晨雾里冉冉升起一轮红日,在树挂的衬映下,可以拍得一幅难得的“红妆素裹”的佳作。
俗话说:“一日树挂,三日睛”。有树挂时的天气一般都是晴朗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时有树挂也会遇到坏天气,遇到阴天。刮风下雾,都是不适宜拍摄的,阴天,色温高影调平淡,树挂缺乏质感,刮风树挂很快脱落下雾,灰雾度大,景物模糊不清。在这些不利的条件下,如果独具匠心,也可以拍出“国画味”及高调或浮雕式的照片。
树挂,以它独具的特色和千姿百态的造型,引吸着广大专业及业余摄影爱好者,除了表现树挂本身物姿态以外,还可能抓取一些人物活动,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和拍摄雪景一样,拍树挂需使用滤光镜,黑白片用黄滤光镜和红滤光镜,拍彩色片离不开UV镜、偏振镜和天光镜。
在拍摄树挂时,一旦霜花落在镜头上,可以用镜头刷或气球轻轻刷掉或吹掉,切不可用嘴吹,照相机镜头加上遮光罩,是避免沾上霜花的可行措施,对在低温下可能出现快门失灵的照相机,应尽量减少照相机的曝露时间。不用时,应该把机器放在怀里,用棉衣裹好,拍照结束,回到屋里时,等照相机自然回升到室温后再进行保养。

第8题:

动体离拍摄者距离近一半,快门速度提高一级;反之,距离远一半,快门速度可放慢一级。()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怎样用慢门拍摄动体?


正确答案: 慢门是指快门速度在1/25秒以下直到B门和T门这段速度范围。用慢门拍摄时,因它速度慢,快速的动体影像会在感光片上移动,形成虚影。这种虚影有时倒可体现某种动态的特点。拍摄时要注意:
1.画面上要有虚有实,如果只拍摄了动体的一片模糊虚影,读者会很难理解照片的内容。所以在取景时,要有意识地选取一小部分的静止景物,作虚影的衬托,这样才能达到虚实相衬的目的。如用慢门拍摄高速行驶的汽车,汽车形象在感光片上移动,会在画面上留有象流水一样的线条,而马路上清晰的路标起到了有力的陪衬作用。路标上清晰的影像交代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车如流水的气氛。
2.用慢门拍摄,由于速度慢,有时即使用极小的光圈,也会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所以一般多选择阴雨,黄昏,清晨等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摄,以便于控制曝光量。有时也可加用中性灰滤光镜,来降低景物亮度。在夜间拍摄静止的景物时,使用B门或T门,可以保留星光或月光的移动效果,使整个画面显得生动。
3.拍摄时,相机应固定在三脚架上。
4.也可使用慢门与闪光相结合的方法,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打开B门,先拍下一连串虚影,再用闪光灯拍下动物的一个完整清晰影像。这样,在一连串虚影的衬托下,突出了动体的动感。

第10题:

怎样在拍摄动体时控制快门速度?


正确答案: 平常的拍摄中,可以先确定光圈大小,再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就可以拍摄了。但在动体的拍摄中,由于被摄物体的位移,为使影像拍摄清晰,就必须首先考虑控制快门速度问题。而且确定快门速度的条件错综复杂,快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影像模糊。在拍摄动体照片时怎样控制快门速度呢?
1.要根据被摄动体本身的速度确定应选择的快门速度。如行人和汽车,速度不同,选择快门速度也不同。选择原则是既能使速度的选择能抓住动体的瞬间姿态和动作,又尽可能缩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围,使动体具有动感,景物前后清晰。光圈和快门速度应有很好的配合。一般是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快门速度也应越快。
2.要根据与运动物体的距离确定快门速度。距离越远,快门速度相应放慢,距离越近,快门速度相应加快。因为距离远的动体,体积显得小,越出人的视觉范围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速度显得慢,反之则速度显得快。
3.要根据拍摄动体的方向选择快门速度。照相机与动体所成的方向,一般有三种角度。即0°,45°,90°,在以上三种不同角度拍摄,所需快门速度是不同的。在90°角拍摄时,动体从正面驶过,速度很快,应选用高速快门;在45°角拍摄时,速度介乎0°和90°角之间,在0°角拍摄时,动体迎面驶来或背向驶去,其位置逐渐变化,速度较慢。宜选择较慢快门。如在0°角拍摄时用1/100秒的快门速度,在45°角时可用1/200秒的快门速度,而90°角拍摄时,可采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
4.要根据镜头的焦距选择快门速度。镜头的焦距越长,镜头与动体间的距离会缩短,因而快门速度要加快。镜头焦距越短,底片成像小,快门速度要放慢。
5.根据选用光圈的大小,调节快门速度。光圈选用大时,通光量增加,快门速度可以加快。光圈选用小时,快门速度可以放慢。拍摄时可根据需要,互相调节光圈和快门。
一般动体摄影,当距离在15米,焦距50mm,角度为0°角时,快门速度步行为1/10秒,跑步为1/25秒,赛马为1/50秒,汽车为1/100秒。角度为45°角时,快门速度增加一倍,90°角时,快门速增加4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