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比例应为()。

题目
单选题
按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比例应为()。
A

6%~8%

B

8%~10%

C

10%~12%

D

12%~1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

B、必修课


参考答案:B

第2题: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答案:B
解析:
考 点 课程的类别

文字解析 新课改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第3题: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D
语文、数学、外语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

第4题:

以下符合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是( )

A.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
?
B.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
C.在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
?
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答案:D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第5题: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即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答案:A
解析:
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加强学科的综合性;⑵设置综合课程;⑶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v

第6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定为选修课程。 ( )


答案:错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第7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第8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初中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是( )。

A.校本课程

B.国家课程

C.选修课程

D.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B
从课程性质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是必修课程。

第9题: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即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答案:A
解析:
题干强调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即体现了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故选A

第10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的(  )。

A 、 均衡性
B 、 综合性
C 、 选择性
D 、 统一性

答案:A
解析:
调整课时比例,使不同课程之间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