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了()

题目
单选题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了()
A

 平衡发展方针

B

 共同富裕方针

C

“两个大局”方针

D

 倾斜发展方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们之所以提协调发展,是为了()。

A、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B、精神物质协调发展

C、创新城乡协调发展

D、经济国防协调发展


答案:ABC

第2题: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0分)


正确答案:

2)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履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的表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团结;体现了党和国家贯彻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第3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第4题:

简述邓小平关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正确答案: (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对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的考虑。他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
(2)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3)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服从这个大局。
(4)邓小平的战略设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第5题:

1996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 )作为“九五”时期及其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

A.“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迅速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 B.“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川秀美的西部” C.“迅速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正确答案:D
点评: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从过去强调均衡布局,重点开发建设内陆地区,转变到按三大地带序列,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九五”和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详见教材P16.

第6题:

城市化通过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是

A.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B.发挥优势

C.分工合作

D.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理沦依据。()


答案:错
解析:
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所谓“两个大局”,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是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生动体现。

第10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意义
(1)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2)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有利于地区问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
2.原则: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