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劳动都能创造美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所有劳动都体现了美的规律
一切人类实践活动都可以创造美
第1题:
与以往的美学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有()
A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B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类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C第一次深刻揭示了人的无意识在美的生成中的作用
D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E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
第2题:
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对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因为它既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反映生活),又体现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律(审美活动)。具体说来:第一,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审美的,因而就应用审美的观点去审视和评价。同时,一切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产物,就应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它的根源,评价它的历史价值。第二,对一切作品的微观分析和评价,只有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准确把握。第三,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可以指导一切批评方法的运用,即对一部作品可以作伦理的、社会的、心理的、语言符号的批评,但都不能脱离批评对象的美学构成及其历史背景,更不能脱离批评者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略
第3题:
A、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C、实践是实现改造世界任务的唯一途径
D、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
第4题: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主要观点包含()
第5题: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第6题:
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周围世界的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
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马克思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整体框架内统一思考自由问题的。人的存在是社会性存在,决定人类生存自由与否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只有改变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所取得的自由,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
略
第7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
第8题:
第9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首先揭示了()。
第10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美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