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法施工隧道,采用喷混凝土锚杆作为初期支护时的施工顺序一般为()。

题目
单选题
新奥法施工隧道,采用喷混凝土锚杆作为初期支护时的施工顺序一般为()。
A

初喷混凝土→架钢支撑→打锚杆→二次喷混凝土

B

喷混凝土→打锚杆

C

架钢支撑→喷混凝土→打锚杆

D

喷混凝土→架钢支撑→打锚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资料:
弯山隧道是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4+310~Y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Ⅲ级~Ⅳ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

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洞口I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Ⅲ级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
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
该隧道洞内Ⅲ、Ⅳ类围岩采用HBCφ22组合式锚杆,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Ⅳ级围岩地段锚杆孔均采用手工手持YT28风钻钻眼;Ⅲ级围岩锚杆孔均采用台车钻眼,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施作。
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隧道监测项目见下表。

问题:
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
2.该隧道的监测项目表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
3.写出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
4.指出初期支护中的错误做法。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该隧道的上坡施工段(右洞),施工排水采用两侧挖排水沟、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采用顺坡自然排水的方法排水;下坡施工段(左洞),施工排水采用挖集水井汇水、抽水机接力抽水、单侧挖排水沟的方法排水。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34隧道防水与排水一目,此题考查施工中的排水措施。
隧道两端洞口及辅助坑道洞(井)口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排水系统;覆盖层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水泵抽水。
2.【参考答案】
洞内外观察、拱项下沉量测、洞内围岩收敛量测、围岩内收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地表下沉。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22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一目,此题考查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位于Ⅳ~Ⅵ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3.【参考答案】
②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①开挖→③初喷→⑤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④复喷至设计厚度。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33隧道支护与衬砌一目,此题考查支护施工工序。
支护施工工序: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开挖→初喷→锚杆、钢筋网、钢拱架→复喷至设计厚度。
4.【参考答案】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潮喷或湿喷工艺施作。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1B414033隧道支护与衬砌一目,此题考查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工艺流程有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干喷法是将水泥、砂、石在干燥状态下拌和均匀.用压缩空气送至喷嘴并与压力水混合后进行喷射的方法。因喷射速度大,粉尘污染及回弹情况较严重,隧道内喷射混凝土施工不得采用干喷工艺。潮喷法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和,送至喷嘴处并与压力水混合后进行喷射的方法。与干喷相比,上料、拌和及喷射时的粉尘少。目前,施工现场较多使用的是潮喷工艺。湿喷法是将水泥、砂、石和水在按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喷机压送至啧嘴进行喷射的方法。湿喷法的粉尘和回弹量少,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容易控制,但对喷射机械要求较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软弱围岩(特别是黄土隧道以及渗水隧道)不宜使用潮喷,而改用湿喷较好。

第2题:

下列有关隧道新奥法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衬砌外层用锚喷作初期支护
B.内层用模筑混凝土作二次衬砌
C.支护和衬砌应密贴,不留空隙
D.支护和衬砌按相同的安全度设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新奥法施工知识。

第3题:

新奥法运用锚喷作为初期支护的理论依据()

⑴支护是承受地应力的主要结构

⑵承受围岩扰动后的松动压力

⑶充分发挥与加强围岩的自承效能

⑷操作简便施工快捷


参考答案:⑶

第4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 A、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 B、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 C、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 D、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 E、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A,B,C,E

第5题:

铁路隧道的初期支护是在开挖后进行的径向安全支护,其完整的施工方法是(  )施工。

A.喷射混凝土
B.锚喷
C.格栅
D.拱架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初期支护知识的掌握。喷射混凝土施工、格栅施工和拱架施工这三项施工都是初期支护施工的一部分,都不是完整的初期支护施工。锚喷施工才是完整的初期支护施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6题:

关于钻眼爆破法施工的永久支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锚喷支护可根据工作面围岩情况选用单一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以及锚杆加喷射混凝土加金属网联合支护。锚喷支护的施工包括锚杆的施工和喷射混凝土作业。锚杆施工先钻凿锚杆孔,然后安装锚杆。喷射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喷浆机)进行作业,喷射作业可一掘一喷或两掘一喷以至三掘一喷。
B. 金属支架支护时,支架的安装要保证柱腿的稳固,底板较松软时要穿鞋,背板对接要均匀,背板和顶帮之间的空隙要充填严密,倾斜巷道架设要有13°~35°的迎山角
C. 整体式支护主要是砌碹支护和现浇混凝土支护。砌碹支护使用的材料是砌块,砌筑施工包括碹胎架设和砌块敷设。砌碹施工应采用前进式,工作人员必须处于基本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作业。现浇混凝土施工首先要立模,模板可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应保证位置正确和稳固,砌筑顺序应为先墙后拱,最后封顶。拆模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
D. 在岩石较为破碎及地压较大时,采用双层锚网喷或锚网喷金属支架复合支护。大断面硐室施工时一般采用先锚喷支护,然后进行现浇混凝土支护的复合支护方式

答案:B
解析:
金属支架支护时,支架的安装要保证柱腿的稳固,底板较松软时要穿鞋,背板对接要均匀,背板和顶帮之间的空隙要充填严密,倾斜巷道架设要有3°~5°的迎山角。

第7题:

采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的特点是()。

A、钢木构件支撑
B、衬砌技术
C、钻爆法开挖
D、喷锚技术

答案:D
解析: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钢木构件支撑、钻爆法开挖、衬砌技术在其他施工方法都在使用,不是新奥法的特点,选项A、B、C、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喷锚技术”。

第8题:

喷锚支护是在隧洞开挖后,及时在围岩表面喷射一层厚( )cm的混凝土,必要时加上锚杆、钢筋网以稳定围岩。这一层混凝土一般作为临时支护,以后再在其上加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作为永久支护。这种施工方法称为“新奥法”。

A.1~2

B.3~5

C.5~7


参考答案:B

第9题:

铁路隧道的初期支护是在开挖后进行的径向性支护,其基本施工方法是()施工。


A.喷射混凝土

B.锚喷

C.格栅

D.拱架

答案:B
解析:
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是在开挖后进行的径向支护,其基本施工方法是锚喷施工。

第10题:

根据新奥法新建隧道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可划分为开挖、喷锚支护、模注混凝土三个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