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的民族政策。


正确答案:
答:为正确处理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①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地方自治机构,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这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③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我国已拥有一支18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④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在国家扶持、先进民族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下,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第2题:

试述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
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定下来的。1955年1月17日提出机关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956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确立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1959年确定了党政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党政档案的统一管理。1987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是用国家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档案工作原则,是全国档案工作必须遵循的。

第3题: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是()

A、物质利益原则

B、民族政策原则

C、全面安排原则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D

第4题:

试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
(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
(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
(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5题:

试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
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
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废弃物中大多含有未被充分利用的有用资源,对其回收利用对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是一举两得。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一原则我国早在1973年便正式做出规定,这是我国在环境管理中防止污染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防止污染的重要制度之一。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仅靠政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全社会成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这一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征收排污费或多种形式的污染税,赔偿损失,罚款。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
(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6题:

试述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宪法,但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又不同于宪法原则。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宪法原则是各个部门法的指导原则,劳动法也毫不例外的必须服从宪法的指导。劳动法基本原则是根据宪法原则确定的,它是劳动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所特有的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又不同于劳动法的具体原则,前者在效力层次上比后者高。劳动法基本原则在劳动法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劳动法法典和其他单行劳动法规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而劳动法的具体原则仅适用于劳动法的某个方面,它必须符合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7题: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A、共同繁荣
  • B、民族区域自治
  • C、民族平等团结
  • 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

正确答案:C

第8题: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团结

B.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


正确答案:A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坚持民族平等;②维护民族团结;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⑤培养少数民族干部;⑥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⑦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⑧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第9题:

论述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仅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还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特殊保障。
(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
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
三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
(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规定: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特别稀少地区的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三个以上的孩子;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农牧民夫妇可以不受限制地生育子女。
(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受到了普遍重视、尊重,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
(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10题: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团结
  • B、共同繁荣
  • C、民族区域自治
  • D、培养和使用干部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