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题目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以乡镇政府代替人民公社

C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曾经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 )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A.&quo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曾经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 )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

A."四个现代化"

B.现代化

C.富裕

D.发达


参考答案:A

第2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小学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改革?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1)普及小学教育。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 (2)学制改革试验。建国以后,对小学原来的六年(4—2)制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建国以来,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

第3题:

农村信用社主体地位的形成是在中国金融体系演变历程中的哪个阶段?()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人民公社时期


正确答案:C

第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富国和强军的关系上的三个阶段不包括()。

  • A、建党以后的20多年
  • B、建国以后的20多年
  • C、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
  • D、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正确答案:A

第5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民族舞剧是《宝莲灯》。( )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严格的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支付制度在什么时候形成?

A. 辛亥革命以后

B. 改革开放以后

C. 分税制改革以后

D. 新中国成立以后


正确答案:C

第7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始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文革”结束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对外传播形成理念、建立体系并逐渐产生影响,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10题:

关怀老师对经济法的研究是在()。

  • A、建国以前
  • B、建国以后
  • C、文革以前
  • D、文革以后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