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

题目
单选题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减负。
A

小学生

B

初中生

C

高中生

D

大学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率先实现减负的对象是()。

A、小学生

B、初中学生

C、高中学生

D、大学生


正确答案:A

第2题:

面试热点:将减负落到实处,助孩子回归天性

【热点背景】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各种“减负令”“禁令”“规定”“紧急通知”等文件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然而,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沉重,家长质疑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政策的初衷与实际的效果背离如此之远,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减负错了,还是减负的方式错了?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决不是一个单一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其背后涉及的是教育观、人才观和相应的机制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大问题,说到底,它的落脚点是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家未来。

【模拟试题】

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已针对学生的减负问题发过文,但是半个世纪以来,减负的话题却还未淡出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沉重,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当下,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了社会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减负已经跑偏变味,不增反减的负担让学生苦不堪言,遏制当下态势,已经刻不容缓。

过重的学业压力挤占了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心理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调查显示,如今的孩子不是“豆芽菜”就是“小胖墩”,没时间锻炼身体是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大量课业的堆积导致原本应该有趣的科学文化知识变得令人讨厌,许多学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题目心里就感到烦,做题时也是心不在焉的,原本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在大量的课业面前,也变得些许麻木了;

另外,许多家长也因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将学校减下去的负担,在课外给孩子补上,教育支出越来越高,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不得不提的是,全社会对减负的强有力呼声,换回来的越减越多的负担,公众也因此对教育改革产生了质疑。

如何减负,这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未解题,挖的越深,看的越透。不减反增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当下“唯分数论”的思想,学校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课表搞两套,一套按照部颁标准编排,应付检查,一套按学校规定编排,实际操作,瞒天过海,骗过上级的教育检查。

深层次下,是更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然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却没有一个科学的把控。甚至有的家长盲目攀比,没有看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看别的家长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什么资料,看别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上什么班,不看孩子是否需要,不给孩子发展空间,还美其名曰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核心原因还有当下的升学压力,学生课业负担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基本呈递增趋势。考试一直在改革,但考试改革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习主席曾说,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减负的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难关,想要攻克,务必全社会共同发力。

首先,端正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而且要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和老师方面要彻底摒弃唯分数论的思想,让校园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家长要破除“学而优则仕”的说辞,要清楚的考虑,根据孩子特点帮助其选择成才之路;社会方面,要转变用人机制,淡化文凭、学历、名校等标签在用人上的硬性标准,选人的关键在于能力,在于知识结构,从拼文凭走向拼能力,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减负问题就容易多了。

其次,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制定一套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还要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思维力、情商、逆商等等,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在校期间除了为学生讲授基本课业知识以外,要在严格的监管下增设素质教育课程,增开体育、艺术或者是编程等兴趣活动,让孩子的时间投入到更多元化的发展选择之中。

最后,强化政策导向。

政府在教育机制、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社会用人机制等方面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减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从而真正解放学生,使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将减负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学校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还祖国的未来以朝气蓬勃。

第3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具体措施

【案例简介】

为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精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督管理厅、广播电视局、妇女联合会等9部门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面的责任。全文共10条,从以下十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1)总体要求;(2)建立健全落实中小学减负措施的工作机制;(3)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减负行动;(4)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创新素养教育;(5)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6)全面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7)全面推进家校协同育人行动;(8)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和竞赛管理;(9)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10)强化监督考核和宣传引导。

【试分析】结合本案例,阐明教育政策实施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1)教育政策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施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三方面:①依靠党的各级组织贯彻执行;②依靠国家机关贯彻执行;③依靠广大教育主体贯彻执行。
(2)本案例中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具体措施》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督管理厅、广播电视局、妇女联合会等9部门联合制定的,说明教育政策是需要通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相关政府部门贯彻施行的。其推出的十项具体措施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还需要依靠广大教育主体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

第4题:

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


正确答案: 教育价值观的概念。现在学生出现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学生厌学、辍学和择校等现象都和人们的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有关系的。因为社会上还存在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用传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受教育者按照工厂化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升学和就业看成教育的两大效率和质量,因此,这样的教育价值观难免不出现这种现象。

第5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不是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效手段。


A.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

B.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C.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D.安排固定作业量

答案:D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第6题:

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最主要的依据是?()

A、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B、中小学日常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C、中小学行为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D、中小学生活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答案:A

第7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可以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 、 修改课程方案
B 、 调整教材内容
C 、 促进教学方法
D 、 减少考试次数

答案:A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指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故本题选A。##niutk

第8题:

教师如何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B、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C、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D、当众训斥问题学生,激发其知耻而后勇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4个领域,提出2001-2010年的总目标是()

  • A、坚持“儿童优先”原则
  • B、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 C、提高儿童整体素质
  • D、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大原则是:有利于()、促进()、维护()。


正确答案:科学选拔人才;学生健康发展;社会公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