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是料场加水的有效方法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不是料场加水的有效方法的是()。
A

分块筑畦埂

B

轮换取土

C

灌水浸渍

D

人工洒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煎药用水及加水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的加水方法是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度,第二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
B.用水过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液的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
C.用水汤剂的溶媒主要是用洁净的水,目前所常用的是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海水等
D.汤剂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煎药的质量
E.用水过少,会使有效成分不易全部煎出,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受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第2题:

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低,为满足最优含水率要求,黏性土料加水应( )。
A、坝面加水
B、料场加水
C、运输途中加水
D、以上均可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方填筑质量控制。当含水量偏低时,对于黏性土料应考虑在料场加水。参见教材P77。

第3题:

关于煎药用水及加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剂主要是用洁净的水,目前常用的是自来水、洁净的井水、河水、泉水等

B.汤剂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煎药的质量

C.用水过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液的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

D.用水过少,会使有效成分不易全部煎出,药物有效成分可以局部高热受到破坏

E.常用的加水方法是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度,第二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


答案:ABCDE

第4题:

黏性土料若含水量偏低,应在( )加水。

A.料场
B.坝面
C.运输途中
D.碾压后

答案:A
解析:
含水量偏低,黏性土料在料场加水,非黏性土料在坝面加水。

第5题:

填筑土石坝的非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时,应在( )加水。

A. 料场
B. 运输途中
C. 填筑坝面
D. 养护期间

答案:C
解析:
对非黏性土料,为防止运输过程脱水过量,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进行。

第6题:

关于煎药用水及加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剂的溶媒主要是用洁净的水,目前所常用的是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海水等
B.汤剂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煎药的质量
C.用水过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液的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
D.用水过少,会使有效成分不易全部煎出,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受到破坏
E.常用的加水方法是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度,第二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

答案:A
解析:
汤剂的溶媒主要是用洁净的水,也有加酒或加醋等混合煎的。目前所常用的是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等。

第7题:

土石坝填筑的施工方法中,填筑土石坝的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时,应优先考虑在()加水。

A.运离料场前
B.铺料前
C.整平前
D.压实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时加水的时间。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若需在坝面加水,应力求“少、勤、匀”,以保证压实效果。

第8题:

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行措施是()

A、加水泥浆(W/C不变)

B、加SM剂

C、单独加水

D、加强振捣


参考答案:B

第9题:

(2013年)填筑土石坝的非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时,应在( )加水。

A.料场
B.运输途中
C.填筑坝面
D.养护期间

答案:C
解析:
对含水量偏低的非黏性土料,为防止运输过程脱水过量,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进行。

第10题:

下列对土石坝施工中黏性土料铺料与整平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
B、 黏性土料主要应在料场加水
C、 黏性土料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进行
D、 黏性土料若在坝面加水,应力求“少、勤、匀”
E、 黏性土料若在坝面加水,应力求“多、勤、匀”

答案:A,B,D
解析:
2018新教材P77 (3) 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若需在坝面加水,应力求“少、勤、 匀”,以保证压实效果。对非黏性土料,为防止运输过程脱水过量,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 进行。石碴料和砂砾料压实前应充分加水,确保压实质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