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中,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范围是()

题目
填空题
对虾养殖中,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范围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养殖鱼类对水的pH值的适宜范围是()。


正确答案:7-8

第2题:

对虾养殖中,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范围是()


正确答案:7.5-8.5

第3题:

在农业保险中,水产养殖保险具体分为()。

A、幼苗期养殖保险和成熟期养殖保险

B、淡水养殖保险和海水养殖保险

C、人工养殖保险和自然养殖保险

D、对虾养殖保险和扇贝养殖保险


答案:B

第4题:

养殖水体最适的PH值范围().

  • A、6.5-7.5
  • B、7.5-8.0
  • C、8.0-8.5

正确答案:B

第5题:

对虾养殖过程中怎样控制有害的细菌?


正确答案:控制有害细菌的有效措施是,先用消毒剂将水体中的有害细菌消毒后再添加有益菌。如果消毒后不添加有益菌,有害菌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从而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如果没有消毒就添加有益菌,不但有害菌没能被清除,有益菌也不能繁殖起来,同样达不到添加有益菌的目的。消毒后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将大大减少,在消毒剂失效后,有害菌没有大量繁殖之前添加有益菌,有益菌就能大量繁殖起来。有益菌数量大量增加后,一方面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另一方面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将被转化成无害甚至是有益的物质。

第6题:

在养殖水体内,()和()是引起pH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第7题:

如何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养殖对虾品种与养殖方式?


正确答案: 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港养(渔塭)、粗养、精养、混养和轮养。其中,精养又分普通养殖模式、增氧机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淡水养殖模式和工厂化养殖模式5种。
(1)混养:主要分为鱼虾混养模式、虾蟹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和虾藻混养模式5种。与对虾混养的鱼类品种有罗非鱼、梭鱼、鲻鱼、河鲀、黑鲷、黄鳍鲷和乌塘鳢等;与对虾混养的蟹类品种有锯缘青蟹和梭子蟹;与对虾混养的贝类有扇贝、牡蛎、泥蚶、缢蛏、文蛤、毛蚶和杂色蛤等;与对虾混养的海藻有江蓠、石莼和大叶藻等。混养模式适合的对虾品种有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
(2)轮养:分鱼虾轮养模式和不同对虾品种轮养:
①鱼虾轮养模式,主要针对一些难以排干水、底泥厚、无法晒塘的老化池塘,实行鱼虾轮养,对改良底质环境、防止病害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②不同对虾品种轮养,主要利用养殖季节特点进行轮养,通常有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斑节对虾与新对虾轮养,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等模式。

第8题:

养殖水体pH偏高怎么处理?


正确答案: (1)藻类繁殖过旺,pH变化较大,从水色来观察为水色偏浓。处理方法为:有地下水源的换部分水,同时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2)水色正常但pH偏高,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养殖前期,主要原因为池塘老化、塘底含氮有机质偏多以及水体缓冲力低。处理方法为:先泼洒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中和碱性物质,再使用腐殖酸钠提高水体缓冲力。
(3)有害藻类(蓝藻或甲藻)过度繁殖,水色呈蓝色或酱油色,pH变化较大。处理方法为:水源条件好的可以换水,避免蓝藻或甲藻分解的毒素影响对虾的生长,换水后使用光合细菌制剂和腐殖酸钠抑制蓝藻的繁殖;如有蓝藻集中到下风处塘边的情况,可用杀藻剂局部泼洒处理,泼洒之后需先使用底质改良剂,然后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节水质。

第9题:

养殖水体总碱度要求范围是()。四大家鱼养殖用水的碱度的危险指标值是()。


正确答案:1-3mmoL·L-1;10mmol/L

第10题:

对虾养殖中,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范围是()、最最适DO值范围为()毫克/升、最适透明度范围为()厘米。


正确答案:7.5-8.5、5-6、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