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供应商评价的各项指标,按供应商的优劣档次,分别对各供应商进行评分,选得分高者为最佳供应商的供应商选择方法称为()。

题目
单选题
依据供应商评价的各项指标,按供应商的优劣档次,分别对各供应商进行评分,选得分高者为最佳供应商的供应商选择方法称为()。
A

直观判断法

B

评分法

C

采购成本比较法

D

招标采购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85~84 题: 某商品流通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将采购活动从与供应商的单纯买卖关系,转向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具体做法是,按一定的标准,用科学的方法,选择较好的供应商,并对初步选出的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作进一步的评审,然后再确定哪些供应商为重点供应商,哪些为普通供应商。

该企业经营的某种商品原有甲、乙、丙、丁四个供应商供货。该企业决定首先对这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审。根据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定了10项评分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档次: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每个档次的分值分别为: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极差,1分。

四个供应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第85题:根据上表数据,采用评分法选择,较理想的供应商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C

将供应商的每一项指标得分加起来进行比较,综合得分最高的比较理想。

第2题:

某商品流通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将采购活动从与供应商的单纯买卖关系,转向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具体方法是,按一定的标准,用科学的方法,选择较好的供应商,并对初步选出的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做进一步的评审,然后再确定哪些供应商为重点供应商,哪些为普通供应商。

该企业经营的某种商品原有甲、乙、丙、丁四个供应商供货。该企业决定首先对这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审。根据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定了10项评分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档次: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每个档次的分值分别为:好, 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极差,1分。四个供应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数据,采用评分法选择,较理想的供应商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C
解析:将供应商的每一项指标得分加起来进行比较,综合得分最高的比较理想。

第3题:

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的某种商品原有甲、乙、丙、丁四个供应商供货。经过一年的时间,该企业对四个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审,评审绩效的指标为10项,各供应商每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用评分法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选择供应商的评分法。甲、乙、丙、丁四个供应商的总得分分别是 40、39、42、38。丙的得分最高,所以最合适的供应商为丙。

第4题:

共用题干
某商品流通企业想和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该企业有甲、乙、丙、丁四家供应商,现该企业决定首先对这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审。根据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定了6项评分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档次: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每个档次的分值分别为: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极差,1分。四个供应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过几年评审,该企业确定了一个重点供应商。重点供应商是指其提供的商品的金额应占该企业采购总金额的()左右。
A:90%
B:80%
C:50%
D:20%

答案:B
解析:
采用评分法时,需将各供应商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为合格的供应商。甲的综合评分为19;乙的综合评分为22;丙的综合得分为23;丁的综合评分为22。故较理想的供应商是丙。


供应指标是评审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企业评审供应商绩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公正;实行淘汰制;持续进行。


重点供应商是指占采购商的采购总金额80%左右的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的数量只占采购商的供应商总数的20%左右.对采购商的生产经营好坏影响较大。因此,采购商应同这类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做到商品供求信息的及时互通。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商品流通企业想和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该企业有甲、乙、丙、丁四家供应商,现该企业决定首先对这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审。根据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定了6项评分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档次: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每个档次的分值分别为: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极差,1分。四个供应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反映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
A:准时交货率
B:供货免检率
C:交货周期
D:订单变化接受率

答案:A,C,D
解析:
采用评分法时,需将各供应商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为合格的供应商。甲的综合评分为19;乙的综合评分为22;丙的综合得分为23;丁的综合评分为22。故较理想的供应商是丙。


供应指标是评审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企业评审供应商绩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公正;实行淘汰制;持续进行。


重点供应商是指占采购商的采购总金额80%左右的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的数量只占采购商的供应商总数的20%左右.对采购商的生产经营好坏影响较大。因此,采购商应同这类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做到商品供求信息的及时互通。

第6题:

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的某种商品有甲、乙、丙、丁四个供应商可供选择。该企业依据有关标准确定了评审供应商绩效的指标体系。每项指标分为5个档次: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每个档次的分值分别为: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极差,1分。根据四个供应商前两年的供货情况,依据供应商绩效评审指标体系给每个供应商打分,具体得分如下表所示。

该企业每年进行一次供应商绩效评审。评审合格的供应商可作为下一年度的合格供应商,评审不合格的供应商将被淘汰。在评审供应商绩效时,不仅以绩效指标好坏来确定供应商的取舍,还充分考虑了外来客观因素的影响。

该商品流通企业经过了与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双方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在产权关系上,双方互相投资,参股;在组织上双方互派人员加入对方的有关业务活动。

根据该商品流通企业对甲、乙、丙、丁四个供应商绩效的评审情况,用评分法选择,该种商品比较理想的供应商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评分法的应用。甲得分14分,乙得分12分,丙得分17分,丁得分15。丙得分最高,所以比较理想的供应商是丙。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对供应商评审程序描述正确的有( )。

A.成立供应商评审小组→市场调研,收集供应商信息→确定供应商评审的主要指标→综合评分

B.市场调研,收集供应商信息→成立供应商评审小组→确定供应商评审的主要指标→综合评分

C.市场调研,收集供应商信息→确定供应商评审的主要指标→成立供应商评审小组→综合评分

D.确定供应商评审的主要指标→市场调研,收集供应商信息→成立供应商评审小组→综合评分


正确答案:C
供应商评审的程序:市场调研,收集供应商信息→确定供应商评审的主要指标→成立供应商评审小组→综合评分。

第8题:

该公司对一些提供简单、低价零部件的供应商定期进行不合格总分统计,据此分级评定供应商,并将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以便改进,这种供应商业绩评价方法称为( )。

A.不合格评分法

B.综合评分法

C.分级评分法

D.模糊评价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不合格评分法:根据供应商提供不合格品对企业产成品的影响程度定期进行不合格分级评定。例如某公司规定致命不合格的分值为5分,严重不合格的分值为3分,轻微不合格的分值为1分。质量工程师定期对供应商的不合格总分进行统计,据此对供应商进行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及时通知供应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但评价指标偏少,无法反映供应商的综合业绩水平,因而适合于提供简单、量大、价值低的零部件的供应商业绩评定。

第9题:

()是指规定衡量供应商的各个重要标准(如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并根据企业的目标设定各项标准的权重,然后根据调研的资料,分别评估各供应商的加权得分,选择得分高者为通过认证的供应商,并进行适当分级,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

A:加权平均法
B:加权评分法
C:平均评分法
D:分级评分法

答案:B
解析:
对供应商进行认证评估的方法虽然有多种形式,但究其根本,就是加权评分法。

第10题:

共用题干
某商品流通企业想和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该企业有甲、乙、丙、丁四家供应商,现该企业决定首先对这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审。根据四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确定了6项评分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档次: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每个档次的分值分别为: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极差,1分。四个供应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若采用评分法选择,较理想的供应商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采用评分法时,需将各供应商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为合格的供应商。甲的综合评分为19;乙的综合评分为22;丙的综合得分为23;丁的综合评分为22。故较理想的供应商是丙。


供应指标是评审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企业评审供应商绩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公正;实行淘汰制;持续进行。


重点供应商是指占采购商的采购总金额80%左右的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的数量只占采购商的供应商总数的20%左右.对采购商的生产经营好坏影响较大。因此,采购商应同这类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做到商品供求信息的及时互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