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岩基承载力时,条形荷载作用下均质岩基的破坏面形式一般假定为:()

题目
单选题
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岩基承载力时,条形荷载作用下均质岩基的破坏面形式一般假定为:()
A

单一平面

B

双直交平面

C

圆弧曲面

D

螺旋曲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岩基承载力时,条形荷载下均质岩基的破坏面形式一般假定为(  )

A.单一平面
B.双直交平面
C.圆弧曲面
D.螺旋曲面

答案:B
解析:
基脚下的岩体存在剪切破坏面,使岩基出现楔形滑体,因而在计算迹线承载力时,都采用平直剪切面的楔体进行分析。双直交平面就是楔形体。

第2题:

某岩基各项指标为:γ=25kN/m3,c=30kPa,φ=30°,若荷载为条形荷载,宽度1m,则该岩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值为:
A. 1550kPa B. 1675kPa C. 1725kPa D. 1775kPa


答案:B
解析:
提示:计算承载力系数
极限承载力为
qf=0.5γbNγ +cNc =0. 5 X 25 X 1 X 26 + 30 X 45 = 1675kPa

第3题:

下列各项中不是岩基极限承载力的是(  )。

A.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岩基承载力值
B.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后得出的岩基承载力值
C.按有关规范订的标准测试方法测定的基本值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
D.通过现场试验测出的岩基实际承载力值

答案:B
解析:
岩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主要有:①现场试验测出的岩基实际承载力值;②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岩基承载力值;③按有关规范订的标准测试方法测定的基本值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

第4题:

岩基上作用的荷载如果由条形荷载变化成方形荷载,会对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承载力系数取值产生什么影响?
A.Nγ显著变化 B.Nc显著变化 C.Nq著变化 D.三者均显著变化


答案:B
解析:
提示:对于方形或圆形的承载面来说,承载力系数Nc有显著的变化,其他系数没有变化。

第5题:

岩基的标准承载力是指(  )。

A.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测试方法,测试确定的基本值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
B.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岩基承载力值
C.通过现场试验测出的岩基实际承载力值
D.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后得出的岩基承载力值

答案:A
解析:
岩基标准承载力的定义为: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测试方法,测试确定的基本值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岩基承载力值和通过现场试验测出的岩基实际承载力值都是极限承载力。

第6题:

在确定岩基极限承载力时,从理论上看,下列哪一项是核心指标?(  )

A、岩基深度
B、岩基形状
C、荷载方向
D、抗剪强度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岩基承载力;
岩基承载能力的确定方法有三种:规范法、试验确定法和理论计算法。岩基浅基础的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一般多根据基础下的岩体的极限平衡条件推出。但是由于基础下岩体性质及其构造复杂多变,破坏模式多种多样,造成其承载力计算的困难,目前尚无通用的计算公式。常见到的、比较简易的两种方法为:①按压缩张裂破坏模式近似计算岩基承载力;②按楔体剪切滑移模式近似计算岩基承载力。这两种方法都以抗剪强度为核心指标。

第7题:

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均质岩基内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一般情况是:(  )

A.1倍的岩基宽度
B.2倍的岩基宽度
C.3倍的岩基宽度
D.4倍的岩基宽度

答案:B
解析:
{图}

第8题:

基础底面下的岩体出现压实楔,而在其两侧岩体有弧线或直线的滑面,使得滑体能向地面方向位移的破坏模式为(  )。

A.岩基的开裂、压碎、劈裂破坏模式
B.岩基的冲切破坏模式
C.岩基的剪切破坏模式
D.岩基的滑移破坏模式

答案:C
解析:
基础底面下的岩体存在剪切破坏面,致使岩基出现楔形滑体,剪切面可为弧面或平直面,而在岩体中大多数为近平直面。

第9题:

某岩基作用有垂向荷载,岩基的容重γ=25kN/m3,c=50kPa,φ=35°,当条形基础的宽度为2m、且无附加压力时,其极限承载力是(  )。

A. 2675kPa
B. 3590kPa
C. 4636kPa
D. 5965kPa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岩基承载力时,条形荷载作用下均质岩基的破坏面形式一般假定为:
A.单一平面 B.双直交平面 C.圆弧曲面 D.螺旋曲面


答案:B
解析:
提示:基脚下的岩体存在剪切破坏面,使岩基出现楔形滑体。剪切面可为弧面和直平面,而在岩体中,大多数为近平直面形。因而在计算极限承载力时,皆采用平直剪切面的楔体进行稳定分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