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部通长筋的长度计算公式表达正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梁上部通长筋的长度计算公式表达正确的是()
A

净长

B

锚固+净长

C

净长+搭接

D

净长+180°弯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梁的上部钢筋第一排全部为4根通长筋,第二排为2根支座负筋,支座负筋长度为()。

A、1/5Ln+锚固

B、1/4Ln+锚固

C、1/3Ln+锚固

D、其他值


答案:C

第2题:

梁平法施工图采用集中标注时,以下各项为选注值的是( )。

A:梁箍筋
B: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C:梁顶面标高高差
D: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335
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第3题:

G4(p12,表示()。

A、构造要求,4(p12箍筋

B、梁上部4p12通长架立筋

C、梁中部纵向构造钢筋,每侧2(p12

D、梁下部4(p12通长受力筋


正确答案:B

第4题:

根据平法图集16G101 可知梁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必须标注的内容为( )。

A.梁编号
B.梁顶面标高
C.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D.梁下部通长筋
E.梁箍筋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平法识图中梁标注内容。在梁平法施工图中五项必须标注值:(1)梁编号;(2)梁截面尺寸;(3)梁箍筋;(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第5题:

某框架梁集中标注如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框架梁为两跨两端带悬挑
B.加密区的箍筋为双肢Ф8@100
C.梁上部配有225通长筋
D.梁下部配有4Ф10的通长筋
E.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一致

答案:B,C,E
解析:
⑤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各排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用斜线“/”分开;同一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6中254/2(或表示为4中25/2中25)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中25,下一~排纵筋为2中25;2中25+2中22表示有四根纵筋,2中25放在角部,2中22放在中部。⑥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梁支座处上部标注的纵筋数量,应包括通长钢筋在内。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人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如梁下部注写为6中222(-2)/4表示梁下部为双排配筋,其中上排2中22不伸人支座,下排4中22钢筋伸人支座。⑦梁跨中面筋(通长筋、架立筋)的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架立筋须写人括号内,以示与通长筋的区别。角部的通长钢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若梁上仅有架立筋而无通长筋时,则将架立筋全部写人括号内。例如,2中22+(2中12)用于四肢箍,其中2中22为角部的通长筋,2中12为架立筋。⑧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可用“;”号将上部与下部的配筋值分隔开来标注。例:3业22;3业20表示梁采用贯通筋,上部为3业22通长筋,下部为3业20通长筋。⑨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构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受扭钢筋用N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G4中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中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2中12;N6中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中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中22。

第6题:

梁平法施工图中,以下( )等内容应在集中标注中表达。

A.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
B.通长筋根数、直径
C.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D.附加箍筋或吊筋
E.梁支座上部纵筋
确认答案

答案:A,B,C
解析:
①集中注写:KL1(4)表示编号为1的框架梁有4跨(②~③轴线间、③~④轴线间、④~⑤轴线间、⑤~⑥轴线间,共4跨);300X700表示梁宽300mm,梁高700mm;φ10-100/200(2)表示梁内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为1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支座处加密区间距为100mm,两肢箍筋;2φ25表示梁,上部的有2根直径为25mm的I级钢筋;G4φ10表示梁侧面布置有4根直径为10mm的构造钢筋,每侧2根。

第7题: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中的选注项是( )。

A.梁截面尺寸
B.梁箍筋
C.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D.梁顶面标高高差

答案:D
解析: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中的选注项是梁顶面标高高差。

第8题: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有五项必注值是()。

A、梁编号、截面尺寸

B、梁上部通长筋、箍筋

C、梁侧面纵向钢筋

D、梁顶面标高高差


答案:ABC

第9题:

框架梁中的主要钢筋长度计算,正确的有()。

A、上部贯通钢筋长度=通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度+2×搭接长度
B、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伸出支座的长度
C、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长度
D、架立筋长度=每跨净长-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负筋长度+搭接长度
E、侧面纵向钢筋长度=通跨净长+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上部贯通钢筋长度=通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架立筋长度=每跨净长-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负筋长度+2×搭接长度。

第10题:

梁跨中上部钢筋如何标注?梁跨中上部钢筋只有架立筋可以标注,部分通长筋如何标注?比如第一跨4B20通长,第二跨2B20+2B25通长,第三跨2B25+2B30通长。


正确答案:通长筋要在集中标注时标注,而且在原位标注时,也要同时标注。在支座左右的标注钢筋已经包括了通长筋。我们将梁的上部加强筋设置成连通抽取,然后在“梁跨中”界面输入我们上面写的钢筋格式便可。第一跨输入:4b20;第二跨输入:2b20+2b25;第三跨输入:2b25+2b3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