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包括确定角色、确定用例和绘制用例图。

题目
判断题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包括确定角色、确定用例和绘制用例图。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UML用例模型由()构成。

  • A、用例图
  • B、执行者
  • C、用例
  • D、关系

正确答案:B,C,D

第2题: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

  • A、评估每个参与者
  • B、确定参与者
  • C、确定用例
  • D、描述每个用例

正确答案:B,C,D

第3题:

说明用例模型的功能,用例图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例建模的步骤。


正确答案:用例模型是表达系统外部事物(行为者)与系统之间交互的可视化工具。一个系统的用例模型由若干用例图组成用例图的主要成分有用例、行为者和系统它用简单的图标元素准确地描述了行为者(角色)与系统的交互情况和系统的功能(用例)。 用例建模的步骤是: (1)确定系统的范围和边界。 (2)确定角色和用例。 (3)对用例进行描述。 (4)定义用例之间的关系。 (5)审核用例模型。
用例模型是表达系统外部事物(行为者)与系统之间交互的可视化工具。一个系统的用例模型由若干用例图组成,用例图的主要成分有用例、行为者和系统,它用简单的图标元素准确地描述了行为者(角色)与系统的交互情况和系统的功能(用例)。 用例建模的步骤是: (1)确定系统的范围和边界。 (2)确定角色和用例。 (3)对用例进行描述。 (4)定义用例之间的关系。 (5)审核用例模型。 解析:首先分析系统边界,这个教学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有系统边界,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只接受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汇总信息报表等,不反馈信息;财务管理系统接收学院学生选课情况信息作为收费依据,反馈学生交费信息。
试题中给出的最高层用例图中显示,有5名参与者,并且已经标出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已知中得出还有教学管理员。角色2和角色3都只对一个用例发生关系,并且角色3与用例5是单向传递,综合分析可得出角色3是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用例5是学生成绩管理,那么,角色2就是财务系统,用例4是选修课管理,角色1是教学管理员。

第4题:

用例模型的基本组成部件是用例、角色和用例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包括确定角色、确定用例和绘制用例图。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什么是用例?如何确定系统的用例?


正确答案: 用例是对一组序列动作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将对用例的参与者产生可以观察的结果。
可以根据下面的一些问题来识别用例:
①参与者希望系统提供什么功能;
②系统是否存储和检索信息;
③当系统改变状态时,是否通知参与者;
④是否存在影响系统的外部事件,是哪个参与者通知系统这些外部事件。

第7题: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确定参与者,确定用例和描述每个用例。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此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51)。

A.扩展用例

B.抽象用例

C.公共用例

D.参与用例


正确答案:B
解析:用例(VseCase)描述了一个与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UML规范提供了用例之间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3种相关性的关系,各种关系功能及区别如表4-6所示。由以上分析可知,抽象用例是从几个执行相同功能步骤的用例中,将公共步骤提取而成的独立用例。可见抽象用例代表某种形式的“复用”,它是降低用例之间冗余的一种工具。例如,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一种包含(Include)关系。

第9题:

静态建模法中的典型范例是用例图,用例图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什么?画系统用例图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用例图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系统:代表一个活动范围。参与者:扮演特定角色的人。用例:由参与者执行的功能。
画系统用例图的四个步骤:
(1)定义系统边界
(2)找出与用例直接相关的参与者
(3)画出各个用例
(4)确定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使用基于用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时的第一步是()。

  • A、确定用例
  • B、确定参与者
  • C、用例之间的关系
  • D、确定参与者和用例的通信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