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个声场中传递时,各频率之间就会发生以下的掩敝现象:()。

题目
多选题
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个声场中传递时,各频率之间就会发生以下的掩敝现象:()。
A

能量大的声音掩盖能量小的声音

B

中频声音掩盖高频和低频声音

C

高频声音掩盖低频声音

D

低频声音掩盖高频声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过双耳线索进行听觉定位时,关于时间差和强度差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
B.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
C.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
D.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

答案:A
解析:
通常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

第2题:

发音时的绝对频率不同,声调的调值就会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在声音的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当()时,声音文件最大。

A. 采样频率高,量化精度低

B. 采样频率高,量化精度高

C. 采样频率低,量化精度低

D. 采样频率低,量化精度高


参考答案B

第4题:

在振荡回路中,当外加电源的频率与回路固有振荡频率相同时所发生的现象,称为()。

  • A、谐振
  • B、振荡
  • C、耦合
  • D、互感应

正确答案:A

第5题:

声音和噪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之为声音
  • B、由声构成的环境称为"声环境"
  • C、当"声环境"中的声音对人类、动物及自然物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时,就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
  • D、声音是由物体共振产生的,当频率在200~20000H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之为声音

正确答案:D

第6题:

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500 Hz以下
B.1 000~5 000 Hz
C.5 000~10 000 Hz
D.10 000 Hz以上

答案:A
解析:
物理学家费尔提出频率理论。费尔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写声音的原有 频率相适应。但是由于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即频率理论不能解释人为什么能听到1000 Hz以上的声音。ABCD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

第7题:

当激振力的频率与机械或构筑物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就会发生()。


正确答案:共振

第8题:

关于听觉的神经齐射理论的正确描述有(  )

A.该理论由韦弗尔提出
B.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C.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频率高的声音单独作出反应,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D.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答案:A,B,C,D
解析:
韦弗尔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觉神经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反应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 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当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第9题:

谐振的定义是()

  • A、在振荡回路中,当端口的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不同相时所发生的现象
  • B、在振荡回路中,当外加电源的频率等于回路固有振荡频率时所发生的现象
  • C、在振荡回路中,当外加电源的频率小于回路固有振荡频率时所发生的现象
  • D、在振荡回路中,当外加电源的频率大于回路固有振荡频率时所发生的现象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当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由于光信号的各频率(或波长)成分或各模式成分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引起光信号的(),这种现象称为光纤的色散。

  • A、畸变
  • B、损耗
  • C、展宽
  • D、散射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