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中关系的度数(Degree)是指参与关系的实体数量,是度量关系()的一个指标。

题目
单选题
ERD中关系的度数(Degree)是指参与关系的实体数量,是度量关系()的一个指标。
A

模型

B

复杂度

C

精确度

D

属性值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 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就是实体的码

B) 一个1: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是1:n联系的1端实体的码

C)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D)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是:
  ①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②一个1:1联系的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③一个1:n联系的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④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模式。与该模式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成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⑤3个或3个以上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个关系模式时,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台。

第2题:

关系的度(degree)是指关系中(18)。

A.属性的个数

B.元组的个数

C.不同域的个数

D.相同域的个数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定义,关系的度是指关系中属性的个数。元组的个数为关系的势;关系中的不同属性可以取相同的域,属性的个数与域的个数并不相同。

第3题: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将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模式的码为参与联系的各个实体的( )。


正确答案:
 属性

第4题:

若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将该联系向关系模式转换的方法是()

  • A、在“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的主键
  • B、在“1”端转换的关系中加入“m”端实体的主键
  • C、在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键
  • D、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正确答案:A

第5题: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实现1:M联系的方法是______。

A.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B.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

C.将“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

D.将“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


正确答案:C

第6题:

若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n,则实现1:n联系的方法是( )。

A.将“n”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码加入到“1”端的关系中

B.在“n”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

C.在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

D.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正确答案:B

第7题:

若两个实休之间的联系是1:n,则实现1:n联系的方法是( )。

A.将“n”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码加入到“1”端的关系中

B.在“n”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

C.在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

D.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正确答案:B

第8题:

( 56 )下列关干 E-R 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就是实体的码

B )一个 1:n 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是 I:n 联系的 1 端实体的码

C )一个 m:n 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D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哪些实体应该使用ERD中的一对多关系?()

  • A、人,汽车
  • B、公司,员工
  • C、祖父,约翰
  • D、母亲,孩子

正确答案:B

第10题:

ERD中子类型关系是实体间自然的业务联系,而不是人为施加的结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实体间关系。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