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推理与通常的确定性推理有哪些差别?

题目
问答题
不确定性推理与通常的确定性推理有哪些差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反映了数学逻辑思维的确定性。

A、数学概念

B、数学判断

C、数学推理

D、数学方法


正确答案:A

第2题:

从推出新判断的途径来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推理。

A.默认

B.确定性

C.不确定

D.启发


参考答案:A

第3题:

推理通常分为两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 】

A.演绎推理

B.三段论推理

C.线性推理

D.条件推理


正确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9年4月考季第18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推理和问题解决。
【要点透析】 B、C、D三项均从属于演绎推理。

第4题:

保险中的风险通常指的是( )。[2005年真题]
A.盈利的不确定性 B.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C.盈利的确定性 D.损失的确定性


答案:B
解析:
风险通常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保险中,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 不确定性,即损失发生的时间、发生地点及其后果在主观认识上的难以确定和预料。

第5题:

司法过程离不开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下列关于法律推理和法律决定的证成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法律决定的内部证成只关注论证的逻辑是否严谨,对于结论所依赖的前提不做关注。法律决定的内部证成方式可以帮助发掘法律推理中的逻辑错误,即法律决定与赖以建立的逻辑前提之间的矛盾,从而强化法律结论的说服力
B.英美法系国家在司法活动中重点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是演绎推理,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活动中重点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是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推理方式,但是这种推理的确定性取决于法律人对案情重要性和相关性的判断,故具有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类比推理不应当被作为得出法律决定的推理方法
D.设证推理是指先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有限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这种推理是一种效力很弱的推理。因此,法律人在其工作中基本不运用设证推理

答案:A
解析:
考查法律论证与法律推理。B选项错误,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活动中重点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是演绎推理,英美法系国家在司法活动中重点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是归纳推理。C选项错误,类比推理可以被作为得出法律决定的推理方法,除了刑法有严格限制之外。D选项错误,设证推理虽然效力较弱,但却是法律人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推理方法。

第6题:

推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概率推理

D、自然推理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所谓不确定性推理就是从()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的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却是合理或者近乎合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A.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B.确定性,确定性

C.确定性,不确定性

D.不确定性确定性


答案:A

第8题:

保险中的风险通常指的是( )。

A.盈利的不确定性 B.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C.盈利的确定性 D.损失的确定性


正确答案:B

第9题:

请论述法律推理与一般推理相比较,突出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乃至公民的法律意识中都有法律推理的活动。尤其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推理占有显著的地位。法律推理与一般的推理相比,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推理是法律运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不仅需要对抽象的法律规范进行理解和选择,而且还需要将这种抽象的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中,因此,它可能是一系列复杂的法律推理和论证活动的综合。第二,法律推理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在法律规范所作出的规定和已判明的法律事实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以此为前提,推理论证出适用结果,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推理要受到现行法律的约束,现行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在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有时法律原则、政策、法理等也会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第三,法律推理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其中除了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外,还需要应用一些非逻辑的分析和论证,比如价值分析判断等。第四,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提供正当理由。法律推理的结果与法律适用的理由相关,法律推理为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故推理过程实际上常带有说明理由的成分。第五,法律推理的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推理的结论事关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承担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

第10题:

哪些试验能够说明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1.Griggs和Cox(1982)的饮酒年龄任务实验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他们以大学生为被试,适用选择任务的变式进行实验。他们的任务集中在饮酒的年龄上。与Wason(1968)经典的字母数字任务相比,饮酒年龄稳如要具体的多。问题如下:想象你是一名值班警官,你面前的卡片上有4个人的信息。卡片的一面是一个人的年龄,另一面是这个人正在喝的饮料种类名称。规则:如果一个人正在喝啤酒,那么,这个人必须超过19岁。为了确定这些人是否违反了这个规则,你需要翻看一张或几张卡片。请选出你需要翻看的卡片。4张卡片分别标有“啤酒”、“可乐”、“16岁”、“22岁”。他们发现,尽管他们的被试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标准的、抽象的选择任务上,做出正确的反映,但在尝试解决饮酒年龄问题的被试中,73%的被试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项研究证明了当被试所接受的是具体的选择任务,而不是象翻看字母/数字那样的标准的、抽象的任务时,被试的选择成绩要好。
2.Kirby(1994)的饮酒年龄任务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问题规则是:如果一个人在喝啤酒,那么,这个人必须超过19岁。可供选择的四张卡片信息为:“啤酒”“可乐”“16岁”“22岁”;在Griggs和Cox的研究中,年龄不超过19岁的卡片上,年龄标志为“16岁”。Kirby(1994)的研究证明,关于合理的信仰,影响人们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方法,即是否翻看年龄不超过19岁的卡片,检查这张卡片另一面上饮料的名称。Kirby对这个饮酒年龄任务做了部分调整,使得一种条件下年龄不超过19岁卡片上的年龄标着为“4岁”,而另一种条件下,年龄不超过19岁卡片上的年龄标志为“18岁”。结果发现,同设计到检查一个4岁的孩子是否正在引用啤酒这种测验相比,当测验设计到检查一个18岁的人是否正在饮用啤酒时,人们更可能使用否定后件的方法。实验说明了:合理性(一个18岁的人饮用啤酒要比一个4岁的孩子饮用啤酒合理得多)影响人们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证伪的推理方法。
3.信封邮票任务,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他们向被试呈现四种材料,一种是未封口的信封的背面,一种是封了的信封的背面,另外两种是分别贴有50里拉和40里拉邮票的信封的正面。被试的任务是检查寄信人是否违反了邮政局关于“封了的信封必须加贴50里拉邮票”的规定。要求被试应该翻看哪一个或哪几个信封;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翻看了那个封了的信封和那个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翻看封了的信封,本质上属于肯定前件,而翻看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本质上属于否定后件。这项实验说明,在“抓住不守法者”这种具体的实际的推理任务中,人们能够自发地应用否定后件这种证伪的推理方法。